前不久,同高中時的幾個同學相約小聚。舉杯相慶時,一同學說:“為咱們這十年一聚而干杯吧”!我當時非常的震驚,原來一直沒有去計算,這才恍然想起原來高中畢業都已經十年了。
回來時路過一所大學,恰逢畢業的學子們的集體畢業照,黑色、藍色和紅色學位袍散滿校園的各個角落, 寬碩的學位袍和方正的帽子間露出一張張年輕的面龐,張揚而熱烈,就像剛剛學會了飛翔的雛鳥,無比雀躍般心情還夾帶著些莫名的榮耀。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大學生涯,一切仿佛還歷歷在目,還能記得當時空氣中的味道,那么清晰而撲鼻,但時間卻悠悠地提醒著我,大學畢業確實已經五年了。
時間固然已無法挽留,唯有過往和繼續,我忽然有種沖動,想整理下這五年工作以來到底都歷經些了哪些,人生能有幾多五年?哪怕就是微如塵埃,終究也是自己的故事和心路歷程,長長短短的幾段工作是最好的分隔符,作為未來遠方的路標!
一
大學最后一年是實習期,寒假時過完春節年初八后,便迫不及待地辭別故鄉,背著包拖著箱,同親戚一同南下廣州。后面我才明白,那是我工作這五年以來的最后一次機會能和父母一起度過元宵節。但那時沒想那么多,只是太急切地想實現自己的所謂的人生理想,想象自己西裝革履,坐在有空調的窗明幾凈的辦公室,優雅地喝著咖啡和客戶談判。
來到廣州,住在親戚租的房子里,開始在網上有選擇性地投簡歷,時刻盼著電話響起。但幾天過去了,如石沉大海般寂靜。便開始著急了,于是不管什么公司和要求,一股腦地投了過去,結果仍然杳無音信。后來只好跑往人才市場,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場才讓我真正地感覺到恐慌,長長的隊伍只為爭取那么一個職位比比皆是,才明白原來網上成千上萬份工作并不是為你一個人而留著。跑了3次人才市場,終于有一家公司給了面試的機會,原因竟然還是看到我有持有駕照,看來技多不壓身這個道理果然沒有錯!
復試時,找了很久才找到公司位置,很小的一個公司,看似剛剛起步,一樓擺滿各種機械,二樓是一個臨時搭建的閣樓充當辦公室。復試時老板只是瞟了一眼人及簡歷,然后挑明待遇福利,同意的話明天過來上班。那時哪有選擇,經歷過漫長的等待和各種被拒后,好不容易有公司愿意要我了,還提供住宿,抱著學習的心態,而且工資也能勉強維持生存,所以心里還是挺開心的,至少能養活自己了。
公司提供的三室一廳的住宿顯然比我的年紀要大的多,地板和墻壁黑的過分滄桑,老鼠和蟑螂不時出沒,5個人共住,還有一名技術工的女朋友和父親也時不時過來湊合。每天上班時踩在閣樓上的木板吱嘎作響,住在巷口的小商場對面,各種音樂和吆喝嗨到午夜。卻依然能保持心態平和,只能說當時還很稚嫩,激情滿滿,相信一切都是暫時的,后面會有轉機的。
然而就算這樣,也還是沒能維持多久,公司后面決定不再提供包住,轉為200元住房補貼,這對于當時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壓力,單獨出去租房對我來說成本太高。同事們也議論紛紛,我當時也附和著說了幾句。?但第二天上班中午就被老板娘直接叫了下去,然后當著全公司人的面大聲說我不適合做這行,要我明天不用來上班了。由于來的太突然,又有很多同事看著,我當時心里有點發懵,如同被老師批評了一樣,但不知所以也沒敢吱聲,只好按要求把工作做了簡單的交接。
后面琢磨不出所以然,不想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走了。于是下班后直接去找了老板,追問他原因,老板直接說我不認同公司文化,背后說公司的不是,我頓時明白了,有人向老板打報告了。但是當時有那么多人說了,公司也只不過是要殺雞儆猴罷了。?后面老板接著說我看你工作也比較認真,這次就不追究了,下次不要這樣了,影響不好,你還是繼續做下去吧。
雖然我的初衷確實是要長期待下去,畢竟是第一份工作,而且當時距實習期結束還有近一個月。但當時倔脾氣上來了,我執意離開,一半是因為公司和同事的隔閡;還有一半是沒有發展前景,除了多積累工作經驗,當時我找不到其它對公司留戀的理由。于是我還是婉拒了老板,最后還發了感謝短信。這次實習工作至少讓我明白一個道理:職場不是校園,同事也不是同學,有些話不能掏心說!這份實習工作雖然波折,但誰大多不是在絆倒中學會成長的呢!
二
卷了鋪蓋繼續返回學校,一個月來來回回地修改論文,答辯,拍畢業照。各種小聚大聚散伙飯皆來者不拒,互吹理想之大,敘離別之殤。伴隨著酒瓶和錢包都逐漸見底,學校也已下了最后通牒,3天內搬離宿舍,于情于理,似乎都沒有再賴下去的理由了。最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們排隊笑鬧著從輔導員手里領完畢業證,終于面臨曲終人散。
對于這個我呆了四年的城市,有太多關于青春的不舍情結。于是我蹭在朋友家試著去找工作,但十多天下來還是找不到對口的專業和期望的薪資,使我不得不放棄對大學之城的最后執著。
回到老家,剛好有同學告知家鄉城市正在網招公務員,于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報了名,距考試時間也只有一個星期了,也草草地準備了一下,本來也以為還像大學期末一樣臨時抱佛腳可以過關。直到去現場認證時才看到競爭隊伍之龐大,甚至不少的研究生也在此列,當時的我猶如一盆冷水襲面而來,考完后果然連復試的通知都沒有收到。
?后來,老爸說他有位同學,在上海一國企據說混的風生水起,已安家上海,還是人事部總經理。每次回鄉各種豪氣萬丈,儼然是我們那一塊的成功人士的象征。于是老爸找關系托他幫忙安排一下,那同學爽快地說沒問題,直接過來吧。我也見過幾次,說實話不太喜歡他那種為人的嘴臉,但父命難為,再說上海也算是國際大都市,不管怎樣,就當去見識一次也不枉。于是躊躇地踏上了北上之旅。去時正趕上上海的臺風,可謂壓城的烏云夾著狂風暴雨鋪天蓋地,我窩在速八快捷酒店兩天硬是沒能出門半步。這場臺風的過于熱情的迎接,讓我對于上海開始心存疙瘩。
熟絡之后,才發現老爸的同學也只是國企中的一名稍有職位的小領導,開著十萬左右的車子,住著老丈人的兩居室,回鄉時的各種風光和闊綽蕩然無存!不過也看得出他也很盡力了,幫我搞定住處和基本生活需求,然后他含著歉意說他們企業現在也不招人,叫我自己去找工作。我笑著說好的,給您添麻煩了!
由于少得可憐的工作經驗,我還是跑遍了大半個上海,才找到一處還算是過得去的工作,一個民營小工廠。招聘工作很敷衍,只是看了下簡歷,談了下薪水待遇,專業等只是一帶而過。我看中的主要是提供吃住,上海的租房金比廣州翻了可不止一倍,薪水也還算過得去。唯一不好就是地址比較偏遠,但我在上海舉目無親友,也就無所謂城郊。
工作日子久了才發現工廠問題很多,工廠老板是浙江人,主要領導人都是自己家族的,拖欠工資兩個月是經常的事,由于管吃住,地方閉塞,用錢的地方倒也不多。主要工人大都是東北大漢,嗓門和脾氣一樣爆,還有分派系,一言不合便操罵干架,我見過幾次干架流血住院事件,事后老板竟也不曾提起,更沒有處罰措施,這讓我十分心慌。因為很多工作需要工人們配合,很難避免下次這事不會發生到我的頭上。
上海菜的膩甜味也讓我很不習慣,以及無處可去的孤寂周末,我常常下班后沿著郊區的單行道一個人來來回回。上海的冬日格外濕冷,雙手也生滿凍瘡,這一切讓我十分懷念溫暖南方的種種好處。終于在一個寒冷孤獨的夜晚我下了決定,第二天向老板遞了辭呈。老板開始很不愿意,可能是郊區招一個大學生比較難,找我談過好幾次,問我想加多少工資。后來當他得知我是要離開這座城市,他也就沒有多說什么了,好在也沒有怎么為難我,于是我就這樣倉皇地逃離了呆了近一年的上海。
三
回家稍作停留,又南下廣州,還是熟悉的城市和感覺,一切都讓我感覺到很舒心。由于有了一年的工作經驗,找工作開始變得順利多了,不到一周就找到了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工作環境也都不錯,老板和老板娘人也挺好。由于歷經之前的種種,讓我倍加珍惜此時的工作,我剛開始獨居而且干勁也足,幾乎每天最晚一個離開公司。收獲和付出雖然不能對等,但至少成正比,由于業績好,當年我被評為公司的優秀員工。
當時以為一切都在往人生的正軌上發展,但后面由于公司經營狀況逐漸變差,開始也還能維持下去。到了15年底,一場不大不小的金融危機呼嘯而來,同行都刮倒一大批,我們公司財務狀況也進一步急劇下滑,已然影響到正常運轉,終于還是遇上了傳說中的裁員。在一個冬日的下午,部門同事一個個被叫進了老板的辦公室,一周后都先后離職,最后部門只留下經理和我。我既慶幸又焦慮,慶幸自己的價值被肯定,焦慮這樣的狀況什么時候能改善!
公司繼而縮小規模,搬離了大辦公室,去了一間如民宅般的小套間。老板也不再插手公司事物,出去另謀出路,只留下老板娘一人打理。老板娘則身兼數職,以至于后面連財務和人事后面干脆都免了,跟著來的是各種福利都開始各種縮水或消失,以至于連夏季里的空調經常調到要吹最大擋風扇才能驅暑的地步。
我深知再這樣下去已然是沒有前途可言,盡管當時我的工資已屬業內較高的水平,但這樣只會原地踏步,我也急需改變環境去嘗試更高的挑戰。我準備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才下定決心向工作了近4年的公司提交了辭職申請,老板也找我談了,作了加薪挽留,我表示感謝并努力解釋個人原因。交接完工作最后一天,老板還特意請我吃了飯送行,雙方都道了祝福,也算是好聚好散吧!
四
辭職后去云南游了一個星期,閱過蒼山洱海,凌過玉龍雪山,眼界和心境也變得開闊起來。回來開始在網上弄簡歷,結果簡歷還沒完成,各種面試電話接踵而來,面試邀請恰如當年我那般熱切地海投簡歷。我欣喜地對公司開始挑三揀四,最后選中了一家大型民營公司,距離住房的地方步行十分鐘左右,薪水和福利也比上家要好,其它條件也符合預期,可謂錢多離家近。由于豐富的工作經驗擺在那里,面試過程非常順利,于是就愉快地開始了我的第四份工作。
然而大公司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搬美好,除了平臺優勢,各種規章制度厚的堪比一本教科書,而且還有各種考試,猶如當年校園圈養式的管理。部門分工很細,但各部門銜接卻不太緊密,關系比較復雜,相互推諉,處理問題效率很低。
?部門有位比我先來一年的同事,幾乎天天加班到晚上10點以后,一天她有事晚上8點就走了,我說你難得下班這么早啊。她苦笑著告訴我每天就算加班也完不成所有工作,只有先挑緊急的先做,要不還能怎樣。對于加班,公司并沒有任何的晚餐或其它福利,更別說是補休了。即便如此,每天加班到10點以后的仍然大有人在。從這里可以看到小公司看不到的明爭暗斗,讓你時刻感覺到壓力感和危機感。
每天來面試的一撥撥的,但每月離職的也是一大批的,很可能有些同事打過幾次照面后,還沒來得及說上幾句話,后面就再也沒有看見了。不過由于大多相交甚淺,除了開會和年會聚餐,一年大家湊齊一起的幾乎沒有,倒也無所可惋惜和留戀的緣由。
入職半年之后,我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自己不過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一切都被按照公司設定好的規則和方式進行運轉,完全沒有自我和新意可言。猶如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時間久了自然就會越來越熟練,手里的資源也就越積越多。我看到很多人都拼命地吸取和積累著,有部分人拿著過萬的月薪,但其中的汗水和忍耐何曾少過!說實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還是挺佩服他們的。我也能想象幾年后,或許成為更大的螺絲釘,如果這樣,我應該完全被束縛其中,日復一日做著幾乎一樣沒有創新的事情,我想這樣下去我可能會瘋掉的!
于是,我再一次向公司提交了辭職書。大公司辦事有時也很有效率,一切都有管理軟件分類存檔,還有細則明確的保密協議。HR親自帶我走完整個流程,所以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辦好所有交接手續,同時我才發現招我進來時的HR不知什么時候也換了。
五年雖短,但種種歷經和感受太多,由于時間和其它原因,無法逐一表敘。瑾以這四個小節祭奠那逝去的五年和工作,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惟愿下一個五年可以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