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孩子們去超市,兒子幫我拿著包包,帶著妹妹,在門口的游戲機旁等我,我到里面去選東西。
我猜想兒子是想玩那些游戲機,他以前也玩過,但都會跟我講,我同意了他才會玩,花個一塊兩塊錢,給孩子們一樂,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我記得包里是沒有零錢的,本想叮囑他一句,因為著急趕時間,也就隨他去了。
我菜還沒選好,兒子就帶著妹妹跟過來了。我平靜的問:“你用我的錢玩游戲了吧?”兒子點點頭“嗯”了一聲,表情卻有點慌張。我一看就知道不對,肯定有問題。“玩了多少錢?”我依舊不動聲色的問道。兒子看著我的臉色,猶猶豫豫的小聲說:“十塊。”“十塊?”我一下子提高了聲音,詫異的望著他。他木然的點了點頭。
我趕快深呼吸,在心里提醒自己:冷靜!冷靜!可是,我還是忍不住對他說:“行,你這么大點的孩子,一會功夫你就玩了十塊錢進去……我……好吧,我等會再跟你算帳,這次我一定要懲罰你,你膽子越來越大了!”
兒子一瞬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是跟在我后面往外走。說真的,我很意外,我覺得他玩個一塊兩塊錢我能理解,他怎么一股腦的投進去十塊錢呢?而且還是特意換了十個硬幣來玩?我克制住自己的憤怒,準備回去好好給他上一課。
我結完帳把東西都裝到車子上,左等右等還不見兩個小人兒出來,心說是不是嚇著孩子不敢走了?于是又折回超市,正好遇上兒子剛從收銀員手上接過一些錢,一瞬間我搞不清楚狀況,莫非剛才兒子換硬幣找錯錢了?兒子見我進來,掩飾不住激動的說:“給你,媽媽!這是我贏的錢!28塊錢!”
我腦袋一蒙,明白了:原來這小子用10塊錢換來了28塊錢!我瞪了他一眼:“贏了也不行!”
一路上,我漸漸平靜了自己,開始理智的思考。“兒子,我問你,當你把贏來的錢遞給我的時候,你是不是很高興?覺得自己贏錢了,媽媽肯定也很高興?”
兒子說,其實他剛開始并不知道換的是游戲幣,他本想換兩個硬幣來玩玩,當阿姨把十個游戲幣遞給他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太對了,心里也有想到媽媽會生氣。當媽媽問他玩了多少錢時,他其實有想過要撒謊,不告訴媽媽,但最后還是選擇了誠實。
我沒有想到,兒子會有這么豐富的心路歷程,他能在一番糾結之后,明知道我會訓斥他,還依然坦白的告訴我,多么難能可貴!而且,在孩子的內心,顯然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是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的,反而是我這個媽媽,常常在沒有弄清事情的真相之前,噼里啪啦的一通批評,我怎么能確定,在這種暴力下,孩子在下一次做錯事之后,還有勇氣去選擇誠實?
我及時贊美了兒子,鼓勵他以后有任何事情,都要像今天這樣,說出事情的真相以及自己的感受,每一個孩子都會犯錯,包括大人;媽媽批評他的目的并不是糾結于這次的錯誤,而是讓他認識到錯誤,下次不再犯。
另外我還告訴兒子,雖然今天贏了錢,也并不是一件好事,這么短的時間內,10塊錢就變成了28塊錢,對誰來說都會覺得很開心,但正是因為這樣,下次你會更想玩,如果輸了,你會想贏回來,這就形成了一種“癮”,“癮”越來越大,最終會害了自己。
兒子懂事的點點頭,告訴我說:“確實,我聽到那些錢嘩嘩啦啦往下掉的聲音,真的好爽啊。”
兒子很單純,也很信任我,他天性善良,敦厚,溫和,有愛。我有時候真覺得自己太嚴厲了,我想,如果他注定平庸,我不也應該因為他具備這些難得的品質而感到欣慰嗎?兒子不優秀,沒什么特長,學習也一般般,雖調皮搗蛋但也從來沒做出過什么特別出格的事情來,最大的愛好就是捧著課外書一個人傻樂呵。
下午做作業的時候,妹妹總是去打擾他,他就忍不住照妹妹屁股上拍了幾下,妹妹脾氣大,為此大哭了一場,直到睡著。
我陪妹妹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發現兒子的房門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禁止進入!”四個大字還加了一個感嘆號。我狐疑道:“就你那房間里亂糟糟的,還禁止進入?里面衣柜里有我的衣服呢。”
“我是不讓妹妹進去,妹妹進去肯定會把我那個東西撕掉的。”兒子神秘的說。
我推門進去一看,兒子墻上貼了兩張紙條。一張上面寫著“請看這里”四個字,朝右畫了個箭頭,右面一張則寫了幾句話,是寫給圣誕老爺爺的,大意是說:圣誕老爺爺來到我的房間,看到這張紙條,請別忘了去另一個房間為妹妹送禮物,千萬別把妹妹吵醒了。
我一字一句的讀了出來,內心說不出的感動,我故意逗兒子:“你為什么提醒圣誕老爺爺給妹妹送禮物呢?如果他忘了給你送呢?”
“因為我想妹妹如果沒有收到禮物肯定會哭的,要是忘了給我送……”兒子頓了頓,豪爽的說,“忘了就忘了吧!”
我真的再次被這小家伙感動了。他雖然也常常調皮搗蛋,給我制造麻煩;雖然常常寫作業磨磨蹭蹭,不曾拿過一張獎狀回來;雖然天天和妹妹打打鬧鬧,爭吵不斷……但是,不可否認,他確實是個好孩子。
如果孩子注定平庸,那么就接受孩子的平庸吧;況且,這才哪兒到哪兒啊,人生還沒有真正開始,我們就要用“成績”、用“分數”、用“獎狀”、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限定甚至否定自己的孩子嗎?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做不到。我想這是大部分家長的通病,同時也是大部分孩子們的通病。
你都做不到,你憑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大道至簡,最好的教育最簡單,有時候不是你做的不夠,而是你做的太多。
平常心,享受平常的快樂,即便他真的平庸,我也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