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晚上,全家團圓,大家談笑風生,唯獨我在一旁悶悶不樂,內心的小宇宙在翻滾奔騰。
剛剛弟弟聊起計劃買房的事情,他畢業后獨自在讀大學的城市打拼,我媽一直擔心他無依無靠。
所以順勢和我說了一句:要不你也去你弟那里,和他作伴吧。
一直對這個話題比較敏感的我一瞬間爆發,將炸藥包點燃甩到我弟身上:我憑什么呀!他有本事就到我那里去!
我媽立即反問:你有本事你自己先落住呀!
原本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畫面,僵住了一秒,大家繼續談笑風生,唯獨我一人懷著對無辜躺槍的弟弟的歉意和總是不被理解的心情,在旁生悶氣。
許久不回家,即使會耐心的聽他們訴說家長里短,鄰里摩擦,并且耐心開導;
即使會勸他們對我們無需過于牽掛,兒女自有兒女該走的路。
可是話題單獨降臨到自己身上,總是難以自控。比如擇偶,比如工作。
仔細想想,除了電話中可以嬉笑應付,每次和家人面對面談起時都是以沖突結束,卻從未有過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
或許,根本沒有交談的意義。不如,學會克制自己,在談到這類話題時,巧妙避開或者轉移話題,不要再拿語言當武器,把成績做出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