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day21 讀書卡《深度工作》 第二部分準則3——遠離社交媒體 關鍵少數法則
在許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所有的活動,無論重要與否都會消耗你相同的時間和注意力。致力于低影響力的活動就等于挪用了本可用在高影響力活動上的時間。這是一個零和博弈,因為投資于高影響力活動的時間將帶來更多實質的回報,將越多的時間投入到低影響力活動,得到的整體益處就會越少。這個道理也適用于你的職業和私人生活。把花在的影響力上的活動的時間,比如在臉譜網上找老朋友,轉換成和一位好朋友共進午餐,這樣你就能取得目標的更大成功!
準則4 ——摒棄浮淺 ——一天的每一分鐘都要做好計劃 ——定量分析每一項活動的深度 衡量一項給定任務的深淺度。你需要先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要讓一個剛畢業,還沒有在該領域接受特別訓練大學生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多久?需要大量專業技能的極有可能是深度工作。 ——五點半前結束工作 ——變得不容易聯系到
總結:特別贊同的一句話“我將活出專注的人生,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The end.
10.14
Day20 健身卡 橢圓機25分鐘 加拉伸
day20 讀書卡 《深度工作》 第二部分準則2 ——像羅斯福一樣工作 這個策略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像羅斯福一樣發起沖鋒。找出一項優先級很高的深度任務,預估完成此類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后設定一個硬性截止日期,可以在手機上設定一個倒計時,確保在工作的時候無法忽略倒計時的存在。
解決深度任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高強度工作。利用每一個空閑的神經元來處理任務,直到你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決了任務。像年輕的羅斯福一樣可以把節省出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10.13
day19 讀書卡《深度工作》 第二部分準則2——擁抱無聊
有一個觀點:一旦你的大腦習慣了隨時分心,即使在您想要專注的時候也很難擺脫這種習慣。具體的說,比如說你需要排隊的,五分鐘或是在餐廳等朋友,這個時候你拿手機來打發。那么大腦可能會被重新編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納斯研究的所謂的心智殘疾。這個時候你的大腦已經不能夠勝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會經常安排時間來訓練專注的能力。 1:不要不斷分心,而要不斷專注 預先計劃好你要使用網絡的時間,然后在這些時間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網絡。
其中有一點是,如果在晚上或者周末你都是黏在手機或是筆記本上,那么這些工作外的行為就可能抵消工作中試圖重新編排大腦的努力,因為你的大腦不能區分這兩種情境。因此作者建議是在工作日之外的時間里,也能堅持按計劃使用網絡。
10.12
day18 健身卡
臀部4組 每組12個 左右手各12.5斤 有點吃力
平板三組,每組35s
風阻單車,3公里
10.11
day17 讀書卡《深度工作》 ——像經商一樣執行 涉及到四種原則(4DX)
原則1,關注點放到極端重要的事情上?
原則2,抓住引領性指標?
原則3,準備一個醒目的計分板?
原則4,定期問責 ——圖安逸 這里安逸不同于我們所謂的圖享樂,書中舉例結束工作后到第二天早晨到來之前,屏蔽掉對工作問題的擔憂。
原因1,安逸時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原因;2,安逸時光有利于補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換一種說法:晚上擠出的一點時間工作可能會降低你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原因;3,晚間安逸時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沒那么重要,定期休息大腦,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質量,工作時,努力工作。完成時,就放松下來。?
10.10
打卡16天:
運動打卡:臀部四組,每組12個;后背四組,每組十個。力量4級,有點hold不住;平板三組,每組35s。
10.9
打卡15天:讀書打卡 《深度工作》
習慣化——你的習慣需要規則和程序,確保你的努力具有結構性。
要有大手筆——對周圍慣常關鍵做出巨大改變,付出可觀的精力和金錢投入,只為支持一項深度工作,這種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腦繼續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勵和能量。(比如住豪華酒店,專注寫作)
不要獨自工作——拋棄摧毀深度工作的開放式辦公室概念(如facebook辦公室)但是可以保留激發偶然創造力的創新超出理論(如20號樓和貝爾實驗室的共享走廊,高效中樞)
10.8 休息
10.7
打卡14天:運動打卡 臀部四組,每組十個。背部四組,每組12個。跑步15分鐘。
10.6
打卡13天:《深度工作》 第二部分,分析了六種策略,可以根據有限意志力的科學設計,旨在最大限度地實現日常安排中的持續深度工作。 選擇性的使用節奏法和雙峰法。
10.5
讀書打卡12天:《深度工作》 第3章:從三個角度(神經學,心理學,哲學)論證深度工作是有意義的 ,在一個項目的整體結構之內,總有空間展示個性和匠心…… 一個詞“匠心”讓我想到我的程序員同事的簽名。同樣也是個經常拿四星五星的員工 ,畢業三年,已升T3-1
第二部分,準則一,培養深度工作的習慣,關鍵在于越過良好的意圖,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別設計的慣例和固定程序,使得進入并保持高度專注狀態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10.4
讀書打卡11天:《深度學習》
第一章剩余內容:高質量的工作產出=時間*專注度
第二章內容:技術壟斷的時代,深度工作有很大的劣勢,對商業整體而言是個壞消息,但對于你個人而言,卻是個好消息。同伴和雇主的短視,使你獲得了巨大的個人優勢。結論是系統地培養個人深度工作的能力,并由此獲得豐富的成果。
10.3
今天帶的kindle回家
讀的《深度工作》第一部分第一章, 印象比較深的一個觀點“有三種人將獲得特別的優勢:可以利用智能機器把工作做的漂亮并具有創造性的,在所處行業中最優秀的 還有那些擁有資本的。” 另一個結論,如何在新形勢下成為贏家?有兩個核心能力: "迅速掌握復雜工具的能力
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都達到精英層 ”總結出另一項要點,如果你不產出,就不會成功。不管你的技藝多么純熟,天資多么聰穎。這點有個同事做的很符合,剛進公司兩次考核一次四星,一次五星。做事方式很值得我學習。
10.2休息
加了一天的班 回來收拾明天帶回家的東西 沒時間讀書了 ……
9.29——10.1
語音打卡聽音頻
9.28
健身打卡: 手臂后側四組,每組不定個數(因為做不下去)虐慘了。 臀部四組,每組10個。 大腿四組,每組10個。 平板四組,每組30s。 橢圓機18分鐘…… 拉伸……
9.27——9.26
語音打卡聽音頻
9.26
運動打卡:劃船2km 加橢圓機10分鐘 加拉伸……今天是第一次劃船,還挺好的,能練到全身,對了,還忘記了平板4組,每組30s
9.25
健身打卡:胸肌四組,每組十個。臀部四組,每組8個。背部四組,每組10個。大腿四組,每組十個。平板四組,每組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