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網上的媽媽群,孕婦群開始流傳一句看似廢話的真理,“婆婆不是媽”。很多兒媳婦表示贊同,并列舉了很多婆婆和媽媽對比的例子,來說明婆婆有多壞,媽媽有多好,婆婆完敗。
作為一個還有一些辯證思維的已婚婦女,我覺得,你們真的沒在欺負婆婆老眼昏花,不會上網嗎?如果有婆婆群,奶奶群,那里會不會也流傳出一句看似廢話的真理“兒媳婦不是女兒”?然后很多婆婆表示贊同,列舉很多兒媳婦和女兒對比的例子,兒媳婦完敗。
這種冤冤相報的模式,真的有利于家庭生活嗎?歸根結底,是一些人曲解了“婆婆不是媽”,“兒媳婦不是女兒”這兩句話。還有些家庭倫理劇為了擴張劇情,大力渲染婆媳矛盾,讓很多未婚的女孩子覺得婆婆就是壞女巫,自己就是可憐的小公舉,這種導向真的很不好。
先說“婆婆不是媽”。這句話真沒錯,婆婆本來就不是媽。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正常家庭,如果你爸表現足夠良好,這個世界上對你最好最無私的就是你媽和你爸。那種因為血緣,因為親情發自內心的愛,真的沒別人可以做到了。
正因為,我媽是我媽,所以我在我媽面前無需隱藏我的自私,我的任性,我的懶惰,我的暴躁。我們娘倆可以一小時前爭吵,哭鬧,一小時后擦干眼淚一起逛街。這就是母女。而“婆婆不是媽”,我沒有資格要求她做到媽媽一樣的包容,寵愛,無微不至的呵護。因此在婆婆面前,我可以把她當做“媽媽”,可以跟她一起逛街,買衣服,送禮物,哄她開心,孝順她。而不能在她面前暴露我的自私,愚蠢,懶惰,我需要一些文明的偽裝。
因此對于“婆婆不是媽”這句話,我從來不認為這句話是用來指責婆婆的,而是用來給兒媳婦自律的。你可以對她像媽媽一樣好,但你不能苛求她像你媽一樣愛你。忽然跑題,想到工作中碰到一些小女孩,把所有人都當成媽,要求所有人都愛她呵護她,給她擦屁股,不禁呵呵。
本著辯證思維的觀點,再說說“兒媳婦不是女兒”。兒媳婦跟婆婆沒有血緣關系,所以各位婆婆以及數十年后的未來的婆婆們,你們不能拿要求女兒的標準來要求媳婦。畢竟女兒是你親生的,帶著愛的“光暈效應”呢。再丑的女兒在媽媽眼里也是經過美顏相機美化的。而兒媳婦來自另外一個家庭,自然有自己的家庭文化,你看不慣兒媳婦,很正常。你可以看不慣,但你也要尊重。對待女兒,你可以適當干涉她的消費,可以適當對她的婚姻提出意見,也可以對寶寶的喂養提出建議,甚至可以因為觀念不合跟跟女兒大吵一架。因為你們是母女,這些都沒問題!
可是,對待兒媳婦,她生病了你要關心,她懷孕了你要殷勤問候,她照顧孩子,你要尊重她的意見,你一定要壓制住自己的脾氣,不管這脾氣有多火爆,忍住!因為“兒媳婦不是女兒”這句話并不是用來指責兒媳婦的,而是一個合格婆婆用來自律的。你也需要一點文明和忍耐做偽裝。
客觀來講,我很喜歡我婆婆。因為沒有生活在一起,但是各種何日會互贈禮物。也從沒因為錢的問題斤斤計較。所以寫這篇文章時心態很平和。身邊的未婚姑娘們很擔心婆媳關系,其實這個世界上壞人很少的,你只需要用“婆婆不是媽”這句話來自律,用文明的假面粉飾,不要住在一起,應該會擁有很幸福的婚后生活。
希望各位姑娘貌美如花,婚姻幸福。原諒我這篇毫無文采的文章,因為人家之前一直走的小清新路線,家庭倫理文真的木有嘗試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