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一星期多,總是無意中和媽媽吵起來,雖然我感覺已經很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可聊天到最后都會以吵架而結束,扎心。
說實話,這次回家我感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和以往比起來),可是媽媽還是不滿意,說我懶。早上我定的6:30的鬧鈴,而媽媽會在6點左右的時候站在我床邊叫我,我要是不起來,她就一直叫。我跟她說我6點半就起了可她非說,天亮了就必須起床,而以往我在家都是7點多起來的。這次回家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按時做飯,吃飯。每天早上起來就去做飯,中午12點左右開始做午飯,下午6點多就開始做晚飯。而媽媽可能是關心我,因為基本每天發微信提醒我做飯,可我卻感覺煩,因為和她微信通話,要是做了,就說吃完了碗洗了感緊看書,要是沒做,就會開始“罵”我,都幾點了還不做飯,有一次晚飯做晚了,她下班回來我剛吃完飯,就又開始說我,說話很難聽,而我選擇了沉默。
尤其是在關于我個人成長方面的話題討論時,我們總是聊不到十句,就爭吵起來。媽媽永遠說她是對的,因為她經歷的多,所以總要求我什么事都必須聽她的,她同意了我才能做,而我有自己的打算和規劃,所以避免不了爭吵。
也是因為和媽媽聊天到最后免不了有爭吵,因此致使我有很多事情從來都不敢告訴她,而且我們之間的溝通很簡單,都只是一些無聊的話題,也使的我和媽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和媽媽聊天總會爭吵?
我思考了很久,有一部分是我的原因,從小到高中前,我是被屬于放養型的,基本沒人管我,而高中還好。到了現在上大學,離家遠了,媽媽突然間就對我管的很嚴,什么事她都要插手,而我已經習慣了什么事自己一個人做決定,所以有人管,就會很難受,所以就會出現爭吵。
而且媽媽和我年齡相差很多,在很多事情上意見不一樣,存在代溝,雖然這個理由很蹩腳,但卻是事實,很多觀點不同,而媽媽讓我聽她的,自然會出現爭吵。
其次,媽媽其實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很會做人,因為村里很多人都在夸她,我同樣也很佩服她。可是慢慢地我發現,媽媽除了在對我們一家人之外的人說話,脾氣都超好。而只要和家里人說話,都會出現爭吵,因為去年過年我回家一個月,他和爸爸吵了一個月,沒有一天間斷過,和妹妹說話也是。
我想可能是媽媽操勞的事情太多造成的,因為她已經習慣了,改變起來可能有難度,因此我盡量每件事都做到能順她的意,尤其在家里的這段時間。
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留給了陌生人,把最壞的一面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這樣不僅會造成親近的人很痛苦,而且關系會越來越遠,因此,多從自身找原因,彌補自身的不足,在親近的人或事情上,更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關愛,愿我們愛的人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