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凌晨1點開始,不斷有學員給我發送上面這則功告。
而從上午九點開始,陸續有學員問我,為啥他的課程鏈接失效了。
所以在這里我也發一個公告:
因為360云盤突發性的取消了所有鏈接分享,致使大胖開心課堂的大量學習鏈接失效。在這里向所有購買大胖課程的同學表示深深的歉意。另外,大胖提供以下兩種解決方案,請各位學員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1、從2016年10月21日開始,大胖將會將大胖開心課堂的全部課程上傳至網易云課堂。請購買的同學,去網易云課堂尋找對應的課程進行學習和觀看。
2、從2016年10月21日開始,之前付款未下載,切在線學習不方便的同學,請通過QQ聯系大胖,提出哪套課程想要視頻源文件,大胖將通過QQ的離線發送,傳輸視頻給你。(10月21日后再購買課程將不再享受這個服務。)
好了,公告聲明完成,我們來看看360云盤停止個人云盤服務意味著些什么。
01
首先,先來看看結束云盤的個人任務會帶來怎樣的后果,大胖個人認為有有以下兩點:
一、對云盤的不再信任
其實這并不是360第一次耍流氓了。早在2015年4月份時,360云盤在沒有任何提前通知的前提下,將“他們”認為處于違禁狀態的所有資源全部凍結,不能進行任何操作。
這好比什么呢?舉個例子,你有一筆資金,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存在本國銀行,這時一個外國銀行說,你存到我這來吧,我這免費存儲,不要錢,而且安保措施非常好,而且不限存儲額度,極力的勸說你將這筆資金存儲到他那里。
等你相信他,將全部資金都存到他那里了,他突然凍結你這筆資金,然后對你說,對不起,這比資金不符合你們國家的法律,我為了不受你們國家的打壓,只能凍結你的資金。
那你當時勸我們存的時候不說,再說了,你給個一兩個月時間,讓我們把錢取出來,存到自己家的床墊或者大衣柜里啊,又不會給你惹麻煩。至于這么孫子嗎?
這回也一樣,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又是突然襲擊。
雖然給了一個三步法,先取消所有分享,再停止上傳,最后刪除所有資料,看似很有人性,可實際呢?
這就像銀行擠兌一樣,你是給大家留出來了近三個月的時間準備,可就你那下載的流量限制,每秒鐘也就200多K的速度,近2T的資源要多久下載完?就算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下載,2T的東西,在200K的網速下,也要116天才能下完。何況你還不能保證200K,而且東西也不止兩個T。
可以預見的未來就是,又有大量素材和資源將丟失。
在2013年,360吹牛逼說給用戶36個T的時候,很多好友問我,云盤安全嗎?當時我還用自己的人格擔保,云盤很安全,然而不論是360還是百度,都讓我很失望。
說實話,已經徹底不相信云盤了,更不相信360這家公司。在這里我鄭重的發誓,這輩子,不會再買360推出的任何產品,不再相信周鴻祎開辦的任何公司。這是一個完全忽視自己用戶的流氓公司!
二、硬盤市場的火熱
隨著360的退出,而唯一的云盤百度又存在這各種霸王條款和安全隱患。云盤可能會漸漸的淡出互聯網的歷史舞臺。人們也會因為對云盤的信任消失,轉而將所有在云盤存儲的東西下載到自家硬盤里。
而云盤的思路是,自動檢索功能,如果我的庫里有,那么無論是上傳還是下載只需要給你個虛擬存儲就可以了,這就是所謂的秒傳。
云盤是,很多人的東西只要相同,存儲一個就好。而硬盤的存儲則是,想要一人一份,就要一人一塊硬盤。不排除有大量朋友的習慣是線上線下各備份一組,但是還是有一些朋友像我一樣,非常相信云盤,所以線下沒有備份,那就活該我倒霉嘍。
但是因為對云盤的信任消失,中國網民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在相信云盤是值得信任的了。即便是以后新的平臺推出類似的功能,線下的硬盤存儲一定還是會備份一套的。這樣來說,硬盤的市場會變熱,價格會提升應該不是一個隨意的猜測了!
02
那么云盤到底解決了我們什么問題呢?
大多數用戶就是備份和存儲。越來越多的照片,越來越多的音樂、視頻,還有個人項目備份等等。但是存儲并不是云盤最為便捷的地方,其實單輪存儲和調用速度,云盤遠遠趕不上硬盤。最為關鍵的功能其實是云盤的分享功能。
很多資料、教程、模型庫、軟件、素材等等,但就CG領域,每天的交互傳播量都是以T進行計數的(至于是十T、百T還是千T,因為沒有數據,不遍妄議)
沒有了云盤,以后要如何分享?
很多人說,那就像以前一樣,用QQ傳輸或者用FTP嘍。
剛需已經建立,習慣已經養成,我不相信時代會倒退,我們會回到沒有云盤的時代。我的看法是:智能移動硬盤的研發。
既然手機可以智能、路由器可以智能,充電寶可以智能,那么移動硬盤一定可以智能。
360既然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韙,高調的取消360云盤業務,一定不單單是運營成本的問題。周鴻祎作為一個科技公司的CEO,著有《我的互聯網方法論》,早就開始關注智能小家電的研發了。
我們粗苯的思考一下。18號,老羅的M1發布會中朱蕭木輕描淡寫的提了一嘴的云存儲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服務,可能沒有太多人關注。因為大多數人,只是備份一下電話號碼本、私人相冊、微信和QQ的記錄等等。
但是,當云盤取消了,通過同步云存儲技術進行云分享是不是有可能呢?
最笨的方法,我專門注冊一個分享的賬號,通過手機或者電腦將資料云存儲,然后共享用戶名和密碼就好了。(沒有云盤以前,我用115就是這么干的啊!那時候才給一兩個GB。)
而更高級的做法,我幼稚的猜想是這樣的。用某個牌子的智能移動硬盤,這個硬盤本身和一個公司的云端服務器連接,接入USB口后,就可以用移動硬盤上的某個設備和云端連接,可以快速的分享給所有購買這個牌子移動硬盤的用戶相連接,然后所有統一牌子的用戶都可以快速的進行資料的互換和傳播,而當硬盤拔下的時候,這一連接也就斷裂了。這樣,就沒有了云端存儲方的責任,責任在硬盤持有方。
舉個簡單的例子,原來的云盤相當于一群富豪家的后院。他為了吸引賓客來到他這里,就提出了免費的概念。這群富豪中有兩家,一家是百度,一家是360,在爭搶用戶的過程中勝出。百度家院子里的客人數量大約是360家的五到六倍。院子免費用,但是想要享受服務就要收錢。百度家因為圈的客人多,哪怕付費的人很少,也能養活自己。而360家的客人少,相應的收入少,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運營,所以決定只保留那些給錢的客人,讓他們變成所謂的公司,而剩余的因為是個人,無所謂,又拿他沒轍,則轟出了院子。哪怕是這些人被轟出院子時,所有的東西都來不及帶走。
那這個院子已經制備了,服務人員已經請了。難道都辭退?我想老周不會這么干。
空間還在,資源也在,無非就是思考怎么贏利和如何不承擔責任的問題。
以我幼稚而粗淺的理解,我猜可以這樣。將院子切割成無數條小路??梢院陀脩粢粚σ坏倪B接,也可以一對多的連接。
然后只要你想通過這些小路進行分享和傳播,就給點費用嘍,前期估計低的可以忽略不計。至于你傳啥和我無關。毒賭黃隨你,責任你付。我就是個養路的,我就收點養路費。
我相信小米、360或者錘子科技這樣的公司,只要想做都有可能會結合云備份的思路開發出智能移動硬盤。
看看下面這張圖,功能囂不囂張:
03
很多同學,又把這次360云盤時間當成是因為政府監管造成的。其實政府一直都是禁止的,從來沒有允許過。無論是360云盤創立之初,還是運行當中,還是現在退出這個戰場,政府都沒有改變過政策。說是政策的原因,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原因還是利益問題。
互聯網初期所謂圈流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無論是早期360的免費還是后來滴滴優步的倒貼,都是為了占有大量市場份額?,F在互聯網新用戶的增加基本上已經處于停滯狀態。
在用戶流量競爭的過程中,份額小的公司,自然收入少,無法生存,沒法維系。老周當年用免費殺毒,三年圈了2.5個億的用戶,幾乎占領了PC端所有電腦的角落彈窗。收廣告費就可以做的很大了。
而移動互聯網來臨的時代,除了騰訊的微信,阿里的支付寶外,其他的公司都不算是很成功,沒有幾個人搶到新一輪的移動互聯網這個浪潮的基礎建設,也就很難通過移動客戶端掙得多少廣告的機會。
賺錢,變現是擺在所有互聯網公司面前的話題。
互聯網的特點是充盈而不是稀缺,所以電視廣播報紙可以賣廣告,是因為,那個時代因為稀缺你沒得選擇,你躲不開廣告,自然廣告有價值。而互聯網時代,什么都不缺,你有廣告,我就看別家好了。
廣告收入不好使后,賣服務就是最好的手段。
比如優酷,每個視頻都加廣告,你不想看,沒問題,辦個會員,免廣告。呵呵,廣告的存才到成了服務的剛需。
原來互聯網上很多服務都是免費的,但是,當你找不到盈利手段時,資本又不愿意繼續追加投資,那么就下架收回好了,反正付費用戶已經圈的差不多了。
舉個例子。在沒有用戶時,如果所有在線看視頻都不收費,這時優酷收費,無論你服務做得多好,都會死的很慘,你沒有用戶啊。
但是反過來,當通過免費甚至倒貼的方式,圈下了大量用戶。這時推出一項服務,可能付費的只是一小部分用戶,而這一小部分用戶的絕對值人口仍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時,即使我流失了所有的免費用戶,仍然不會對我的利潤產生什么影響,反而會卸掉很大一個包袱。
所以360為啥發出早上的公告,就不難理解了。
而另外的一種選擇可能是:如果這個服務在,另一個高額的產品沒得賣啊。那就取消這項服務,將另一個選擇變成唯一的選擇好嘍。
就像我剛才說的,如果自己有能力研發出智能移動硬盤,那么云盤對于自己的這項業務就是一個最大的障礙。將這個業務關閉,即使自己的品牌有點名譽上的損失,回頭智能硬盤套個馬甲,上市銷售,每一塊都是有利潤的,全是利潤啊。
換你,你怎么選擇?
04
當免費存在時,收20都是貴的。
拿在線大片觀看來說。
電驢和BT的時代,中產階級沒有崛起,電影院一場電影最低也得30-50,所以大多數人即使愿意看電影,也會去電驢下載。
電驢被關閉,從樂視開始,每個視頻平臺都開始囤版權,大片沒地免費看了,而中產階級悄然崛起。
用戶開始分流:
自己有渠道的,繼續能從各個地方搞到免費的種子,繼續下載。
而沒有這么強大的搜索能力的大多數呢?
接受優酷5元一個大片,或者辦理一個會員,隨便看
或者因為收入的提升,消費意識的改變,開始去電影院看大片。
免費的沒了,收費就進入比價階段了。
剛開始你會覺得看片50元月租費用貴,因為以前免費啊,而過上半年一年,你會發現,所有的看片的地方月費都是200了,這時即使收100月租你都會覺得便宜。這是一個心理預期的問題和供需關系的問題。
但是,無論怎么變,也不會退回到滿大街買DVD的時代了。
現在云盤也不免費了,分享的剛需卻已經建立起來,那么接下來就是怎樣收費的問題嘍!
免費時代結束了,互聯網進入付費時代了,你準備好錢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