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處于叛逆期,性格變得擰巴,讓往東偏往西,讓學習偏懈怠,你說前面有坑他偏跳。
他以為完勝全世界,其實只是給自己設了一道道坎。
父母總是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指出一條條捷徑明路,讓他少走彎路少犯錯,可是能及時明白的孩子又有幾人?
他們就是不明白,父母還是會愿意花更多心思去幫助他們。我也是這樣。
雖然我自知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之前對孩子的教育太過松散,以至于兒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奇差無比,生活習慣也特別不好。
成績倒數前幾,他還能不以為然地說,我又沒有最后一名啊。課本作業本亂七八糟地硬塞進書包里而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回家后制造垃圾不收拾還覺得挺理所當然。
我現在才開始擔心孩子晚了些,不過總算是開始學習怎么和他相處,怎么讓他知道他其實他可以做得很好。
為了他的事,我開始動腦筋了,不但要幫他把成績提上去,還得讓他自信有擔當。
針對他愛唱反調的性格,很多時候總要逼得我正話反說,或者索性就當個反派,特殊情況只能特殊對待。
他是差生,我最擔心的就是他完全放棄學業,所以每次我都故意站到讓他放棄的那一方逗他,不要去上學了?在家學做家務怎么樣?
這一招特別管用。不管我想讓他做什么,只要用這個套路去,他都乖乖就范,因為他是真心愿意上學的。
我要上學!他非常堅定地要學習。
要上學可以,不過必須接受一個條件,那就是暑假去補課,把薄弱的學科補一補。我以退為進。
他只能在暑假的時候乖乖去補了數學和英語,幸好學習態度一改往前,回來后還能用心復習。
至于成績不好,原因太復雜了,我的不負責任以及對他過于信任就這樣縱容了他的懶散,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拿來看課外書了,作業完成得非常不好,估計上課也是不認真的。
還有之前一直讓他去補課的,他總是說不用不用,他會好好學習的,我就放任他了。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的成績差到數學只考個位數。
我現在不得不唬他說,數學不好的人可能智商不高。為了證明他的智商,他對數學終于上心了,我也算欣慰得很。
成績不好的人容易自卑。我得想辦法幫他找回自信。
家里有個老是拿獎狀的妹妹,就讓他非常有壓力也有點嫌惡。
對此,我特意找他談了一次。
不要拿人家長板比自己短板,你覺得自己有什么優勢,你可以靠此取勝啊,不過好像都沒有哦。我故意激他說。
他自信滿滿回答,誰說沒有,我比她聰明啊。
那么你以后就可以靠你的大腦智力碾壓你妹妹。如果他肯多動動腦也是極好的。
很快他的智商就派上用場。
有次,我們兩個人去超市買了一盒甜筒,一共十個,有五個抹茶味,五個紅豆味。他想多吃一點抹茶味,征求我的意見,我讓他自己和妹妹商量。
他這樣開口的,我們剛才買了五個紅豆味甜筒,你要吃幾個,女生吃紅豆補血美容。
我女兒馬上開心說,我要吃三個。
他這才慢悠悠地說,好吧,讓你吃三個紅豆味的,那還有五個抹茶味的,我就吃三個了。
我女兒終于發現上當了,看向我,我也只能聳聳肩表示愛莫能助。
后來我在只有我們兩個人的私底下夸他聰明,問他,以你現在智商總有信心把數學學好了吧?
他露出了非常得意又自信的笑容,此后在家里寫作業也明顯走心多了。
除了學習,我還特別擔心他的吊二郎當不負責任。
家長對孩子包辦的事情過多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所以現在有些事我已經開始學著放手讓他自己做,讓他學會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
比如洗襪子,每天換下的臭襪子他自己洗;早上他自己要注意時間起床吃早餐,家里有我買好了的牛奶麥片面包餅干,他自己選擇吃;吃完早餐自己騎自行車上學;他的書包衣柜也得自己整理收拾。
最難能可貴的是,現在一周得有六天,他得肩負照顧妹妹吃晚餐的責任,因為我下午四點前準備好晚飯后就出發去瑜伽館,一個來回得四五個鐘頭不等。雖然鍋里有飯菜,但他必須把我下午煲好的湯熱一下才能吃,吃好了他還得洗碗收拾餐桌。工作量挺大的。
他每天還得收掛陽臺外曬的衣服,然后由我女兒把衣服疊好放衣柜。兩個人的合作能力也在慢慢提高。
周末在家,我女兒掃地,他得拖地,把洗好的衣服掛陽臺外也是他的周末必修課。
剛剛開始做這些,他也是非常有抵觸情緒,說我,是不是你自己想偷懶才讓我做這么多啊。
我怎么可以承認我的那點小私心,趕緊說,高智商的人都是能者多勞的,像你這么能干,智商差不了。
后來他再不情愿也咬牙把一件件事做下去。
聽說21天可以重新養成一個新習慣,何況他已經堅持了一個月。
現在簡單的家務,他已經完全可以做好了,和妹妹的默契也越來越好,這些都是不錯的收獲。我也很明顯發現,他對自己對妹妹還有這個家都越來越有責任感和認同感。
對于眼前這個叛逆的學渣的家庭教育,我總結出了一些心得。
第一點,對于孩子的學習一定不能放任不管。
先臉紅一下,我是個比較特殊的反面教材,千萬不要學我。
第二點,對孩子一定要有信心,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雖然我沒有用多么神奇的方法教孩子,只是讓他參與到生活的一些方面,但都能看出孩子變得有責任心多了。對于兒子以后的教育我越來越有信心了。
第三點,要懂得贊賞孩子,孩子需要鼓勵需要陽光,我們應該及時給與。
前幾年與孩子缺乏交流,我現在非常自責。我不但沒有給孩子美好的贊賞,反而是負面的打擊,給孩子造成了很多的傷害,唯有現在好好補上。
第四點,把孩子當成朋友,要經常溝通。
這個是我目前努力的方向。雖然孩子脫離了母體一天天在長大,但他們永遠是母親最親近的人之一,要相信彼此是可以平等溝通的。
最后我覺得,不但孩子需要從學習中獲得成長,其實家長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