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夢里就各種擔心,各種想象。明明是球球第一天上學,搞得好像是我自己第一天上學。
作為母親的擔憂,角色代入,也是夠了。我知道自己對球球有深沉的不舍,這個情感上的不舍給我帶來很多擔憂不安。
剛剛送完球球回來,珍珠在睡覺,家里好安靜。這種安靜讓我有點一下子不適應。自己去超市,身邊少了一個跑來跑去的小人兒,少了吱吱喳喳,好像心里缺了一塊。我想,球球也會有類似的感覺,總覺得身邊少了點什么。
球球的第一天,神奇的是,她沒有哭,經過門口時還主動跟我說媽媽再見。之后老師帶著她參觀學校,帶著她坐下來吃早餐,帶著她去課室。都沒有哭,好像默默的接受。那一刻,站在學校門口,我有點被觸動的想哭。原先在腦海里預演了無數遍嚎啕大哭,痛哭分離的畫面,竟然沒有。唯獨這平靜的說再見沒有在我預想范圍內。
在獨自走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明白,養育孩子就是一個逐漸放手的過程。主角是孩子,他們是熒幕上的焦點,而我只是幕后的工作人員,給予需要的支持,讓他們在各自的舞臺上發光發熱。我無法控制她,也不可能一直拉著她的手,她是一個獨立的人,需要自己面對生活。這就是為什么大家常說,孩子粘你的就那幾年。就像現在我和父母的關系一樣,他們難道不想我在身邊嗎?只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尊重她。割舍自己心里的不舍,不要讓自己的不舍成為他們自由飛翔的負擔。
此刻的球球,應該在戶外活動。她跟老師處得來嗎?跟小朋友們玩的開嗎?心情愉快嗎?當下,我對球球去幼兒園唯一的要求,就是開心就好。
猜一猜球球要多久可以適應幼兒園生活?
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球球上了幼兒園,對我而言,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解放嗎?不,我反而覺得責任更大。如何合理利用好學校以外的時間,提供高質量的陪伴。
意味著輕松嗎?也不,原因跟上面一樣。
意味著有更多的個人時間嗎?是的,我要怎么利用好這些時間而不虛度光陰呢?
至少早上我可以有1-2個小時屬于自己的時間,是時候要重新安排一下自己的時間表和to-do lis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