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認為走到離婚邊緣的小伙子希望通過跟我的聊天搏一戰,為挽救婚姻作最后的努力。
他老婆跟他冷戰兩個月,無論他如何搭訕,收到的都是冷漠厭惡的表情和惡語傷人,每當得到這樣的反饋,他內心極其難受,于是選擇退縮逃避,等下一天再搭訕,再受打擊,再逃避,反反復復,最終心力憔悴。
我問他:“吵架的原因是什么?”
他說:“屁大點事,就因為她正在刷碗,看到我過來直接扔下碗讓我刷,我刷完后質問她為什么讓我刷碗?她就開始大發雷霆,一發不可收拾,完了就是冷戰兩個月。
我問:“就因為這?”
他說:“就因為這個。”
我問他:“她是怎么罵你的?”
他說:“反正罵了很多,忘記了,就因為刷碗。后來我也反思了,這碗我刷都刷了,反問她干嘛,遭一頓罵加冷戰,我是吃力不討好。”
我隔著手機屏幕都能看到小伙子滿臉的迷惑。被罵被冷戰,還迷惘的不知所措。
我問:“她是不是說,你就不能刷個碗?你替我刷個碗還好意思搬出來說?你什么時候關心體貼過我?”
他說:“對,她就是這樣說。”
兩個月來,小伙子一直找機會跟老婆溝通,都吃了閉門羹。跟他將近兩個小時的聊天,我找到了其中的問題所在。
小伙子是個很看重細節守規矩的人,原則性強,做事情條條框框很多,保守不善于創新,不喜歡冒險,認真,內心較懦弱,臉皮薄,對人最好的表示就是行動,不善于表達。而他老婆則不拘小節,要強獨立,看結果不看過程,隨心所欲。
平日里因為思維差異和性格不同導致的矛盾常常是因為屁大點事。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爭吵是必然的,因為它們是兩條平行線啊。這是性格的差異導致。
“屁大點事”,這是小伙子的認為,所以一臉的迷惘,而他老婆的思想里,卻是天大的事了。這樣天壤之別的認為也是必然的,因為他們來自不同星球啊。這是性別的差異導致。
性格差異加上性別差異,再加兩人情商都不高,不僵持才怪。
好在他愛他老婆更多,他愿意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改變,去和解。
在他主觀片面的敘述中,我捕捉到了兩個信息:
1、他老婆經常說他不關心她,刷碗事件也提到了這個。
2、冷戰期間,他企圖溝通,他的微信內容是這樣:我可以走近你,但是你得打開窗。
仔細想想:
1、刷碗是事?不關心她,而且一定是日積月累的不關心她才是事。(屁大的事和天大的事)
2、你想和解,還用個“可以”,意思是你還不太情愿和解?你沒有誠意,態度不夠好。如果誠意足夠融化兩個月來的冰冷,才有機會。(可是臉皮薄是小伙子的硬傷啊,受點挫折就退縮,不能一次性攻破,兩個月白費功)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說到他老婆的性格,他總是問,這樣的性格如何搞定?可見,他很愛她老婆。我開玩笑說:“那就受吧,小伙子,誰讓你愛人家呢。”為了她,改變。
“可是她不給機會啊,就冷戰。”
你臉皮那么薄,內心那么怯懦,再等兩個月照舊。面子給別人看的,跟自己老婆還要啥臉。
解決當下冷戰問題:
戰略上,臉皮厚到不要臉,不達目的不罷休。
戰術上,軟磨硬泡嬉皮笑臉霸王硬上弓,你自己看著辦。
解決根本矛盾:
這恐怕就需要你徹頭徹尾的改變和適應了,畢竟性格不好改。女人是最不講理的,她從來不在意你是否是個好人,是否做的對,只在意你是否愛她在乎她,這不僅需要行動,更重要的是語言(是的,語言)。而他老婆的性格,語言和態度比默默的行動受用多了。絕對是那種一句“老婆辛苦了”,“老婆委屈了”就屁顛起來給你做早餐的女人。
小伙子說:“她總說跟我講不清道理,我也跟她講不清道理。”
我說:“你跟她性格不同,性別不同,思維不同,當然道理也不同。”
他說:“她道理錯了,她卻認為對,怎么辦?”
我說:“你就說,我就喜歡你這樣不講理的女人,都省了我思考辯論的時間,因為不用跟你講道理,聽就可以,越想越覺得娶了個省事的好老婆。”
小伙子茅塞頓開,決定當天行動。第二天告訴我,事情成了一多半,當晚老婆大哭了一場,第二天對他的態度有所轉變。標是治了,本還需小伙努力。
當然,以上的所有解決辦法都基于一點,就是小伙子很愛他老婆,柔性大,愿意改變的欲望強。小伙子最后自己總結出一點,以后要好好改改自己的臉皮問題了。總之,有愛,一切都好說。
但是,如果另一方把愛作為變本加厲的條件,一味地要求一方來改變或者適應,難以長久。其實女主人公很多做法我也并不認可,比如冷戰。不過來找我的是這位男士,表明他更愿意妥協,也是因為他性格中強勢的色彩淡一些,婚姻里總有一方更將就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