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 times make a good man.
艱難困苦出能人。
01
公眾號的后臺總有一個人讀者經常留言,問些個人成長相關的問題。
有一天突然告訴我說:“貝小魚,我是一個大學沒上完就去工作了的人,去年結了婚,爸媽攢了一輩子給我替我付了首付買了套房子,我今年已經31歲了,感覺自己非常失敗,很愧對自己的父母。現在事業也不是很好,是不是我以前做錯了很多決定啊?感覺生活無光,每次看到您寫的文章都感覺心里很多的力量,我該怎么辦呢?求指導!謝謝啦!”
我們未曾謀面,但是從這位讀者的字里行間能夠感覺到他心里是比較焦慮的,我想,心里有焦慮和不安的讀者并非這一個人,大多數心里都是有焦慮的感覺的。
只不過是有的人說了出來,有的人沒有而已。而相對于后者,前者更加有勇氣,更值得表揚。
所有的事情和心理的表現狀態都是一種過往積累的反應,這并不可怕,只要自己已經醒悟,別再繼續渾渾噩噩就好了,歷史總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發生變化。
02
首先,我想說的是,既然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沒有必要自責,更不要深感內疚而舉足不前,那恐怕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正所謂:“不怕慢,就怕站。”
30歲對于一個男人而言并不是大年齡,現在醒悟一切都還來得及。
假設我們生命有80年的話,還有50年的路要走。我們權且把這剩余的50年來做一個計算。最后的10年我們可以什么都不要想,安靜享受自己的生活就好了,當然并不是坐吃等死。
那么,還剩余40年的時間。我們把這40年再減掉10年我們在床上睡覺、吃喝拉撒等等一切亂七八糟的事情。還剩下30年時間,這30年中我們再減掉5年算自己的身體不適等各種是事情。
最后,還有干凈的25年時間。這25年我們來做點事情吧?
03
我想大多數人看到這里的時候,心里已經在盤算了,我可以做點這,做點那什么的。
其實,我并不這么認為。我想你可以做這幾件事:1、認識自己的的現狀,找準自己的特長,深挖下去;2、好好培養一個習慣,堅持上五年時間,你或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3、抽出1到3年的時間出門走走。一定要出去,我說的是走出國門,不是在自己的國家里旅游。
原因有三:
1、既然已經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一要么說明自己的性格趨于安逸;二要么自己的思想沒有打開;
2、視野是隨著自己的閱歷來的,既然沒有經歷過很多事情,那就趁著自己還能走動的時候,去看看吧;
3、培養一個愛好,無論是養花、養魚、還是養鳥,至少應該有一個愛好,這可能預防你的老年癡呆癥。
我上面所說的任何話都都可以當做廢話,但是,至少應該發生改變了。
04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付出以后迅速得到回報,這是社會大趨勢也是現狀更是當前社會風氣導致的,該做出調整的是自己,但是,心里一定得明白,堅持做一件事,回報你的時候總會有的,只不過時機還沒到而已。
小的時候,非常喜歡吃姥爺做飯,因為姥爺做飯的時候總是特別認真。煲一鍋湯,他老人家可以一個下午哪里都不去,就在鍋旁邊看著火勢。
我還記得,小時候家里并沒有煤氣,更沒有電磁爐,也就更別說微波爐之類的了。
但就是這樣,姥爺總能煲一鍋特別好喝的湯,仿佛能把食物和食物之間的纖維全部融合在一起,這樣的湯才更加入味,對人的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了。
后來我問姥爺,為什么那么有耐心,姥爺總是語重心長地告訴我:
“文火煨好湯,好氣需要養。”
后來我明白了,時光再漫長,也是那么遠的路,總會有盡頭,但不能忘記了欣賞風景,也更要明白:“好湯需要煨。”
就如同付出,只要目標不偏,總會有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天。
你所有的付出,總會得到回報,只是時間的問題。
共勉。
以上。
? 我是貝小魚,
一個傳播正能量的使者,
寫讓人思考的文字,愿它給你無限力量。
? 成長是一個需要長時間堅持的過程,請關注貝小魚首頁或看個人成長學習。
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簡信聯系獲授權,感謝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