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條件可以,誰愿意那么快長大
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可以選擇,會不會愿意快速成長?如果條件允許,又會否愿意那么快長大?但現實是,我們無法依偎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因為生活所迫,我們中的很多人都不得不太早獨立。
我是家里四個孩子中的唯一一個讀完大學的人,我感激我的父母,為了供我讀書,但他們也為此付出了很多。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從不出遠門的父母也去到了我所在的城市打工,每每想到此,我的眼眶總會有些濕潤。我的童年雖然沒有很好的物質條件,但也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然而,我也看到身邊的很多人的童年發生了很大的變故,導致他們都過早地承擔起了生活的重擔。這其中就有我的同學,兒時的伙伴,村里比我還小的孩子等等。
現在我也為人父,也有一個八歲的兒子,以前我有個誤區,總覺得他老是長不大。看到人家的小孩三歲就能背古詩,五歲就能讀書,六歲可以寫一手漂流的字;再對比一下自己的孩子,總覺得差太遠了。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想要買,經常出去玩了半天不歸家,在家就是看電視、看手機、玩游戲,天天就知道玩,學習上卻不怎么用功。
我也曾經對自己孩子的成長感到焦慮,作為一位父親,其實我還不夠真正了解孩子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也在不斷地學習著。由于工作的繁忙,這幾年我給予他的陪伴并不多;每次下班回來,他都很期待跟我玩。開始那兩年我每周還能陪他玩幾次,后來由于工作壓力大,加上自己的年齡也不斷增長,漸漸地我就失去了耐心。每次下班回來總覺得很疲憊,就沒有精力陪他玩了。
這樣看來自己也負有很大的責任,并沒有在他成長的路上進行一些陪伴和引導。在他上小學之前我覺得孩子貪玩是正常的,現在上小學了,依然是玩性很大。
其實,孩子們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些過早的學術成就。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玩樂和游戲,以及與父母的互動和溝通。當我們給他們過多的壓力,過多的規定和限制,我們可能會阻礙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相反,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由和探索的空間,讓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力。
太早獨立的孩子都是生活所迫,孩子們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成長需要我們的理解和支持。我們要做是給他們一個美好而又快樂的童年,并為他們的未來提供最好的機會。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世界,每個人都有獨自面對的時候。許多人過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悲慘,而有些人的條件很好,無需為生計發愁。但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需要靠自己的努力,盡力為孩子提供一些好的條件,然后一代比一代好,最終也能實現階級躍遷。
如果有條件,我都想再做一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