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發(fā)生過的事,交換彼此的信息,是人類發(fā)展中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需求。
先民們曾經(jīng)用動物甲骨、皮料、青銅、陶、竹、木、絲綢來記錄各種各樣的社會大事件與生活小事件,也曾在石崖上一道一道刻劃圖案、文字。這些符號可以穿越時光,留存很長很長的時間,直至今天。然而它們難以搬動,不易傳遞。
直到出現(xiàn)了造紙術(shù)。有了紙張,才有了便捷而雋永的記錄,傳遞也變得容易許多,這個充滿人類智慧的發(fā)明,改變了全世界信息記錄與交換的方式。
植物的變身
很難想象,紙張可以由那些灰暗的、不起眼的干枯樹皮、麻繩,甚至竹筍變身而來,但事實(shí)如此。從自然中取物——取材,改造,使之不僅能用且充滿美感,是一項美妙的生存技能。
麻紙是最早出現(xiàn)的紙種。它的原料一方面是大麻、苧麻、亞麻等麻類植物,另一方面則是破麻布、舊鞋底、麻繩頭這些廢棄物品,經(jīng)過人們的清洗加工后,制成外觀十分粗澀,但厚實(shí)、抗撕拉的麻紙。有時麻筋會殘留在紙漿里,晾曬后的紙張反而憑添幾分滄桑感。
皮紙是以植物的外皮纖維為原料加工而成的紙。精細(xì)的皮紙綿軟細(xì)薄、平滑潔白,有一股溫文爾雅的書卷氣,最適于書畫之用。云南民間使用構(gòu)樹皮造紙,紙張有厚有薄。厚的用來做燈罩、外包裝殼,薄紙用于抄寫經(jīng)文、包裝茶葉。都是當(dāng)?shù)厝松罾锊蛔銥槠娴奈锲罚桓】洳粡垞P(yáng)。常見抄寫經(jīng)文的老人,在紙上細(xì)細(xì)打好格子,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寫,如同儀式一般,寧靜而虔誠。
麥秸、稻桿、蘆葦和竹也常用來造紙。人們擷取了山野中生長的可見之物,粗獷的或細(xì)膩的,制成一方方紙張,也制成了一方方風(fēng)景。那些人們故意不去除干凈的雜質(zhì)——摻雜在紙漿里的葉子、花瓣,甚至樹枝的碎屑,都是長長久久留了下來的,四季的細(xì)枝末節(jié)。
造紙要經(jīng)過好幾道工序。原料首先進(jìn)行晾曬,之后用清水浸泡。7~15天后,原料開始發(fā)軟,將它們一一切碎,反復(fù)清洗、捶打,再用高溫蒸煮成漿狀。
若在紙漿里加入芙蓉花、靛藍(lán)、橡子殼、大黃梔的汁,便可對紙張進(jìn)行染色。芙蓉花染出淺紅,橡子殼、大黃梔是親切的米黃。
抄紙的工具稱為紙簾,用精細(xì)的竹絲或馬尾編制而成。抄紙前,先將紙簾插在紙漿中搖蕩幾下,將沉淀成絮狀的紙漿打散,趁紙漿上下翻動時,迅速迎浪頭下簾,這個過程稱為拍浪。
拍浪既要柔和,又不能拖泥帶水,頗有幾分太極的意味。動作若太猛烈紙漿不勻,拖泥帶水的話紙浪停止翻動,開始沉淀下去,都不適于抄紙。
下簾之后要蕩簾——晃動紙簾。紙的厚薄就在于蕩簾的輕重。重一點(diǎn),紙便厚一點(diǎn),輕一點(diǎn),紙便薄一點(diǎn)。
抄紙完成后,將紙簾放置在陽光下晾曬。若要制成金箔紙,便在抄紙后,將金箔通過有篩孔的工具緩緩過濾到紙面上。
曬至半干時,用小碗的碗沿、螺殼的邊沿、瑪瑙石或光滑的鵝卵石等工具,在紙面輕輕地磨,這個過程稱為砑光。每20分鐘磨一次,幾次過后,紙張便更為平滑。
晾曬至完全干燥,將紙一張張揭下,裁齊邊緣,完成了植物至紙張的變身。
造紙的過程簡單易行,曾是許多人家的尋常技藝。后來現(xiàn)代造紙技術(shù)普及開來,在家中造紙的情況便少了。一些人家保留了下來,稱為古法造紙。
這門古老的、改變過整個世界的手藝,就此以“古法”二字封緘。然而“古法”二字很迷人,有一種堅韌的力量——其中有我們不愿意輕易遺忘的來路,也有我們不愿意輕易遺棄的時光。
來路不忘
常有人說,電子屏幕永不會替代紙質(zhì)書,因?yàn)榍昂笥肋h(yuǎn)不會有后者的觸感。觸感這個詞頗為微妙——當(dāng)我們的手指在紙面上摩挲的時候,指尖能感受到細(xì)微的來自山野的粗糙,還有揉在一起的青草、樹葉、四季、盛放與凋零。
四季會輪換,風(fēng)景會改變,這些我們都知道呵。花朵、枝葉以這種方式存在得久了一點(diǎn),紙面因而為我們留存了特別的味道——那是永不寂滅的自然的、輪回的味道。
在工業(yè)造紙已全然普及的今天仍有人喜歡手工紙,細(xì)細(xì)想來,喜歡的可能就是這種在一方紙中觸到星辰曠野的,難以表達(dá)的細(xì)微的感動與安然吧。
那是我們不愿意輕易遺忘的家園與來路啊。
時光不棄
有了紙張,記事變得便捷。與這類被稱為“古法”的手工紙有著細(xì)膩貼合感的,是手跡,是那些曾認(rèn)真寫下的文字,與隨手記下的念頭。
某人在燈下對著一方鋪開的紙,反復(fù)摩挲后緩緩落下的筆,字字句句都是心意。滿盈的惦記也好,欲言又止的遲疑也罷,一筆一劃都跟體溫一起,凝固在了紙上。縱然時光斑駁了字跡,被撫過的紙面依然如同被吹皺過又平靜下來的春水,無痕,但來過。
認(rèn)真寫下的字,讓最輕最淡的心事也變得鄭重其事。變得曼妙婉轉(zhuǎn)。
而閃瞬即逝的念頭,不必一刀一刀地刻上石崖。石刻雋永,卻經(jīng)不起一個念頭被時光匆匆消磨。一經(jīng)隨手記下,就如同被剪下的時光,牢牢地粘貼在了一方紙面上。
這些我們不愿意遺棄的,每一個閃逝而過且意味深長的瞬間啊,與素樸而無言的手工紙是最契合的。如長夜配酒,如迷霧配月,不在于閃耀與浮華,而在于溫柔與靜默,默默地傾聽了你,那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