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云妮
一個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勝利?!稉u搖晃晃的人生》
01
2017年12月31日,同學小孟正式離開了她工作25年的單位。
2018年1月2日,小孟同學重新開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二份工作。
同學從開始工作以來,一直在汽車制造廠從事著機器加工專業,在大多數同學都放棄本專業轉行的時候,作為一個女生,依然從事著在外人看來枯燥無味、呆板的工作,不但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并且甘之如飴。
本來是剛剛結束工作,按理說是可以閑下來好好休息了,可是小孟同學卻說,一閑下來,就有心慌的感覺,沒有工作可干整個人都覺得不好了。
這不,才閑下來第二天,就去了小區附近的一家烘培房應聘成功。
原來,同學在工作之余,喜歡在廚房里搗鼓烘培,制作面點之類的,正好派上了用場。
按她的話說,學烘培只是自己業余生活的小喜好而已,去那里工作也只是過渡一下,并不是她的本意。
兩年前,單位不景氣,一年中總有幾個月在放假,她就撿起自己的專業,外加二十多年的實際操作經驗,去了技工學校給學生上實操課,受到老師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這以后就一發而不可收,閑暇之余,單位和學校兩頭跑,并且樂此不疲。
因為馬上就要放寒假了,要到3月開學后,才有課可上,才有了烘培房上班的橋段。
離開一個工作幾十年的單位,需要勇氣,開始一個新的起點,需要實力。
2018年伊始,你有沒有新的打算,無論是結束一個厭煩的工作還是結束一段雞肋般的感情。
同學無疑是幸運的。在看似幸運的背后,其實都是經年累積的結果。
你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02
最近,聽曾經的同事說起原來的單位在又一次的大幅度削減員工,凡是四十五歲的人員,無論男女,一律安排內退。
單位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很多人聯合起來去找單位領導要說法,要求重新安排崗位。
據說,很多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裁員了,有好幾家夫妻雙雙都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時收入少了許多,孩子讀書,房子要還貸款、老人要贍養,每天睜開眼,都要花錢,真正的亞歷山大。
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張愛玲
老梁,當年同在一個單位的小梁。
因為是單位子弟,父母都是單位員工,還在部門擔任著一官半職,工作與他而言,就是輕松快樂打發時間的活兒。
單位制度無論寬松,上班時間也無論如何安排,對于像小梁這一類人來說,都不是事兒。
工作也是從這個崗位調到另一個崗位,從來都不是難事。
就這樣,從當年的小梁到如今的老梁。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從來都不會把光永遠照到一個人的身上。
隨著單位改制,人員調配,老梁這樣幾十年如一日混工作的人員首當其沖被裁了下來。
工作應付了事又身無長物的老梁,在供兩個孩子讀書的檔口,自然感到了來自于生活的巨大壓力。
03
2018年,對于老梁們是一個考驗,是無法割舍的痛,而對于張新來說,則是一個新的機遇。
當年和老梁同在一個班組的張新,來自于農村,深知自己的處境,沒有家人可以依靠,無論買房,結婚都得一人搞定,早早的立志要成為高級焊工。
張新從拿著最低工資的學徒開始,苦練焊工活兒。化工單位每年的大檢修都是他學習的最好機會,那時他常常加班,爬高上低,還犧牲很多休息時間去反復研究復雜的管件結構圖紙。回報與付出,似乎并不成正比。
在人人得過且過的體制內,像張新這樣拼命干活的員工并不多見,特別是在廠子弟較多的單位,大多是互相攀比,自帶優越感的人群中,張新這樣的埋頭苦干往往還會落得個“傻冒”。
然而,生活真的需要溫柔以待,你以認真的態度對它,它也必定抱之以甘甜。
張新經過幾年的苦練和打磨,早已度過了煎熬期,無論是在本單位還是在化工集團的員工比武大會上,年年準拿第一,焊工技術在行業內無人能敵,實現了成為高級焊工的誓言,徒弟帶了一茬又一茬,工資也早已翻倍,業余時間還接一些私活兒,報酬也絕不亞于工資收入。
當其它人在艱難的應對中年危機的時候,在等待著單位重新分配工作崗位的時候,張新卻笑到了最后。
2018年,你該如何應對你的中年危機,你真的確定要走一段不尋常的路?
無論怎樣走,都請不要忘了生活不止遠方和詩,還有眼前的茍且。
俞敏洪曾說:只要努力做好眼前的事,知道自己在不斷努力向前就行。再遠大的理想和目標,都需要一步步走過,一點點去實現。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沒有誰可以輕松的成功,輕松的享受詩和遠方,這些都是最直白樸素的道理。
生而為人,大部分的煩惱都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愿2018,做的多一點,想的少一點,好好的活在當下。
愿2018 ,一切如新,美好如你。
齊帆齊自媒體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