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識30年,本以為會洋洋灑灑寫半年了,然而寫了兩篇,不到3000字,感覺已江郎才盡。
原來30年的記憶只有3000字就寫完了?30年的路也就三個小時走完了?紙短情長嗎?
幾乎愧對三個好閨蜜的情意。暫時寫一點算一點啊,日后再慢慢補充修改吧。
? ? ? ? ? ? 我與心文
上學時,一間宿舍七張床,是那種單人的上下兩層鐵制的床,連護欄都沒有。
倆人一床,上下鋪睡四人。
想來那時條件真的有限。現在回想都感覺后怕,那么窄的床,還睡兩個人,要是不小心翻身摔下來怎么辦啊?不過在校期間還從沒有同學摔下來。
我個大,心文生得小巧玲瓏,我們倆便同居一床。
宿舍很冷,夜里我常常被凍醒。心文每晚都穿很多衣服睡覺。她飯量小,瞌睡也少,夜里我凍醒了,抬頭一看,她還在靜靜地看書。
心文的媽媽在一家磚廠做工,每周回家,心文都會去磚廠幫媽媽做工,讓媽媽回家整飭田地里的事。
心文那時是最辛苦最勤奮的。也不知道她小小的身段,吃的少,睡的少,何以有那么大的能量?
有的人長得美,不經看,有的人長相一般,卻耐看。特別是40歲以后,歲月在你臉上留下的滄桑,那才是見證你最真實生活的印記。
年輕時的心文略胖,眼睛也不大,稱不上是美女,皮膚黃巴巴的,留著兩條又粗又長的辮子。
30年后,我們幾個都滄桑了,學會瘦了點,只有心文風采依然,皮膚白里透紅,笑魘如花,比年輕時越發好看。兩條大辮子也常常換花樣,要不剪個波波頭,要不燙成大波浪,每年還要變換顏色。
有一年看《渴望》,心文正好留著波波頭,像極了電視劇里的劉慧芳。
其實心文的路走得頗不平坦。
學醫三年,非常辛苦。
那時父親給我安排到廠里去上班。正好在心文學校附近,廠里起先沒有宿舍,我便臨時寄宿在心文的醫學院宿舍里。不過比上學是條件好多了,她們是一人一鋪,是木板床,很寬。
沒想到畢業后我還能與心文同居一床,真的很開心。
伙食也比學校好多了,是蒸的米飯,很香。我們也還是帶咸菜,但大多數會買新鮮的菜吃。
我與她的一幫好同學打成一片。舍友們也常常掩護我,躲避宿管的檢查。
醫學本就是枯燥乏味的,有很多都是家里有關系,來這里鍍鍍金,拿個文憑回家安排就業的。所以刻苦學習的人很少。
而心文學習一直很用功。那是最早的可以自費學習的醫學院,入校要求也不高。學費頗高,心文家里也不富裕,我知道心文心里的壓力是很大的。假期她也大多數在做兼職。
我那時也想學,但看到心文那厚厚的一摞書,委實害怕,是真的沒有決心,學不進去了。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至今我羨慕心文的同時,也寬慰著自己。
心文學成回家后,家里投資,讓她與同學合伙開了個診所。然而那時人流量很少,村里本來也有衛生所,所以慘淡經營了一年就關門了。合伙人另覓他路。
心文沒有放棄,重新又去學習進修。
心文和陳繪一樣,終生都沒停止學習的步伐,一個學文,一個學醫。
會學習的人命運都不會差。這句話是真理。學好了,技不壓身,年老時就會擁有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
心文進修婦科時,我已結婚生子。
記得滿月時我帶著孩子在媽媽家,大夏天的正是中午,心文大汗淋漓的來到我家,看我和我的孩子,很是感動。
她變黑了。她那時還在醫院婦產科實習,一如既往的開朗活潑,她笑瞇瞇地說實習時和醫生都相處的不錯,臉上的痣都讓皮膚科醫生點沒了呢。
我細瞅一下,發現她的臉是變得干凈清爽了。
她又從包里取出好多照片給我分享,興致勃勃的,都是她這兩年學習時和同學合影的。我看看別的同學都穿著很亮麗的衣服,洋氣的很,只有心文還是那套學生裝,顯得很土氣,心里莫名的傷感心疼。
她自己倒是無所謂,談笑風生的。
她那時還沒有談戀愛。
兩年后,村里拆遷,很多廠開始在這里落戶。人多起來了。
心文學成歸來,就在家里開了診所,人好藝精,收費低廉,診所生意一下興隆起來。沒多久,她的診所就美名遠揚,很多人都慕名而來看病。
那時管理不嚴,她還會幫人接生,很多難產的孕婦她也敢接手。
膽大心細,醫術高明,幾十年來她從沒有出過安全事故。
她也有了理想的愛人。雖然父母竭力反對,但心文像對自己的事業一樣,對愛情也執著而一往深情。
倆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成眷屬。
因為父母的不支持,又是創業初期,他們那時很苦。不久有了孩子,真的太難了。
孩子小又沒人照顧。我回家去看她,常常坐半天她也沒時間和我說話。只有幾次孩子生病了去她那吊水,她才和我說上話。
她在診所里忙碌著,病人很多,她診所里的護士小姐也個個疾步如飛,動作迅速。
她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24小時都在工作。有時中午去了,她才吃早飯,蓬頭垢面的。
有時半夜里也有病人打電話,敲門就診。
女兒出世還在月子里她就在工作。女兒很乖,誰抱都行。睡在搖籃里也不哭鬧,女兒從小就吃百家飯,在左鄰右舍和病人家屬幫忙照看下長大了。
沒幾年,兒子出世,或許人到中年,對兒子她好像更加鐘愛一點。
不過也沒時間細細陪伴,兒子很小的時候去少年宮學吹笛子,也是拿著錢自己一個人打車去打車回。
如今心文的一雙兒女都已長大,女兒在新加坡讀大學,兒子也即將高考,家庭幸福美滿。她的事業也愈發做大。她的診所已經擴大成三個社區醫院。
她每天仍然坐診看病,不定期外出學習進修。
雖然事業做的這樣大,是同學中的佼佼者,然而心文依然樸實無華,憨厚可愛。
她是當地的名人,是優秀黨員,時時參與公益事業。
閑暇之余,她愛美,愛交際,愛烘培,是我的好閨蜜,更是病人眼中的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