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機械鍵盤大概是在兩三年前,后來查論壇逐漸了解到早期的鍵盤都是機械鍵盤,于是就去公司(那時候我還在一間老牌國企上班)的存放電腦舊倉庫去找,找到了兩個古老的的鍵盤,樣子見下圖。
那個年代國企用的都是黑軸,還是純正的cherry軸,堅固耐用,按下去還十分的有彈性;鑲在軸體下面那一塊黑色的東西就是鋼板,整個鍵盤最沉厚的東西,摸上去還有一種磨砂的感覺,感覺永遠也不會生銹;鍵帽還是五筆字根,白色的鍵帽已經泛黃,相當的有年代感。
這兩個鍵盤放在倉庫積下了厚厚的灰塵,當時我沒有任何工具,鍵帽是一個一個用手剝下來的,足足洗了兩次才有如此的效果。
洗干凈鍵帽插電發現這個鍵盤不適配現在的機器,十分可惜。
外設論壇的高手們說鍵盤的軸體是可拆的,我當時拿到這鍵盤可真是無從下手,前面的是無懈可擊的鋼板,背面是厚厚的電路板,正面無法下手,后面如果沒有一個電烙鐵將厚厚的焊點溶開,那也是完全沒有機會的,于是我就將這個鍵盤給放棄了,只好把那些鍵帽統統扒了下來留著,等自己以后買了鍵盤給換上搞個復古風什么的,或者到時有心情的時候上論壇給賣了(可能也不值幾個錢)。
自那個時候起就開始泡上外設論壇,想普及下鍵盤知識,現在想起來,我就在那個時候在精神上已經是入了坑。
從2014年2月開始,我開始寫千字文,每天與鍵盤為伴,敲敲打打,敲了兩三個月之后突然意識到我碼字的機會那么多還是得買一個機械鍵盤,當時想法是搞個初階的鍵盤大概兩三百的就算了,不過那個時候居住環境還不是很穩定就沒買。
直到8月搬到珠海,買機械鍵盤的想法又浮現了,天天去論壇上去看。后來覺得買個初階的新鍵盤還不如買一個二手的鍵盤,畢竟鍵盤不是容易損耗的物品,上圖的老式鍵盤就是例證。
接著就總結了下對機械鍵盤的需求:
1、紅軸:本來想著黑軸還行,不過長期打字應該比較累,青軸又太大聲,后來就上知乎看《機械鍵盤到底茶軸好還是黑軸好呢?第一次用,需要注意什么?》這篇帖子,就確定了紅軸。選軸這件事我也想了一陣子,但是想明白鍵盤是工具,碼字才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自己沒啥錢,搞個紅軸一了百了。
2、小鍵盤:自用是筆記本電腦,搞個全鍵位鍵盤實在無法駕馭。
3、有方向鍵:搞個PPT弄圖要用方向鍵吧,偶爾輸個標點符號要用方向鍵吧,用Fn鍵實在太麻煩,我還是喜歡直接粗暴的。
4、無須背光:我都不知道現在的鍵盤搞背光來干嘛?!對于我這種幾乎只用來碼字的人來說背光簡直就是騷擾,打字要背光嗎?難道買機械鍵盤的人打字還看鍵盤?打游戲要背光嗎?如果你還要看著鍵盤來操作早就被游戲界淘汰了!白色還好一點,如果是紅綠藍紫什么的,簡直就是鍵盤界中洗剪吹!奧卡姆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切勿增加實體,不需要的東西就應該砍去。
這么四條一篩選,剩下來的選擇就不多了,入到我眼中只有兩款:FC660M和RACE 2。
P.S.Flico實在太貴了

上圖是FC660M,下圖是RACE 2。
后來看論壇說RACE 2的鍵位并不是標準鍵位,而且鍵帽也不容易換,兩者做工是FC660M好一點,加上我也不需要F鍵和Home鍵,再用奧卡姆剃刀砍過一遍之后就選擇了FC660M。
定好鍵盤之后,在論壇上翻了兩個禮拜的帖子,國慶后就入一個二手貨,到現在已經用了差不多20多天,目前感覺良好,打擊的聲音不是很大,碼字時間長也不是很累,敲擊下去就有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使用紅軸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附兩張實體照。
這個尺寸放在小黑上面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