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終效應】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因素決定:高峰(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時與結束時的感覺。運用步驟:第一步:創造峰點,將峰點效應最大化;第二步:精心設計重點,讓人滿意而去;第三步:盡可能將峰點放在重點。
? ? ?第一次聽說峰終效應和時長忽視的概念,繼而聯想到自己經常在評論某一活動或者節目的時候除了從整體來進行評判,一定會抓其中關鍵的點來著重強調。而印象最持久的,往往也是當時某個最深刻的點。十分認同。
? 特意去百度查了一些資料,我認為以下兩個方面也是對峰終效應的延伸利用。1.人們在做錯某件事情而傷害到對方的感情時會考慮采取某種善舉以挽回彼此的情誼,而這種方法也常常是有效的,就是因為這種最終的善意會給對方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從壞印象到好印象,改變別人的峰值】2. 比如,在宜家購物有很多不愉快的體驗,比如只買一件家具也需要走完整個商場,比如店員很少,比如要自己在貨架上找貨物并且搬下來,等等。但是,顧客的“峰-終體驗”是好的。一位客戶關系管理顧問(也是宜家的老顧客)說:“對我來說,峰就是物有所值的產品,實用高效的展區,隨意試用的體驗,美味便捷的食品。什么是終呢?可能就是出口處那1元的冰淇淋!”【創造峰終效應,打造體驗,及時安撫,在其中適度放入對自己或組織有利的事情】
A1:有這樣的經歷。我的工作有的時候需要我出去組織培訓課程,需要在課前進行開場,講師結束課程后,收集大家意見反饋并致結束語。很多時候,想著反正培訓都結束了,怎么著都可以了,所以有時候會非常隨意,也沒有詢問過學員感受。現在想想,隨意的結束語,會不會給大家帶來不好的體驗,最為嚴重的是,會不會讓學員覺得終于熬過了這一天呢?
A2:首先,上述所講到的培訓結束時,我會注重學員的體驗,認真準備,做一個好的收尾。
其次,近期只能從一個簡單的活動參與出發來嘗試。背景是今天晚上將去參加了一位拆書家帶來的引導技術培訓。
第一步:創造峰點,將峰點效應最大化;【在培訓過程中,有一個精彩讓人印象深刻的表述】
第二步:精心設計重點,讓人滿意而去;【在培訓結束后,與參與活動的小伙伴及老師打好招呼,進行溝通后再離開】
第三步:盡可能將峰點放在重點。【PlanB在離開前將自己的收獲告訴老師,進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