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曾有一棵柿子樹(1840年左右栽下,前幾年城市小區綠化,農人們貪錢,把她賣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區)。
回到老家,我經常在她面前駐足仰望,我總能看到樹上有少年時自己和小伙伴們的身影。
那時,夏天的中午,大人們都午睡了,我們這些孩子便從家里偷偷跑出來,爬到這棵柿子樹上玩一種鄉里稱作“魅”的游戲。
游戲規則是,幾個人用石頭剪刀布或反正手掌選出第一個需要捉人的甲,然后由其捉其他人;在他將要捉到或剛剛捉到乙時,乙必須立即喊“魅”,喊后不能再動;如果動了,“魅”便失效,甲可以再度捉乙;如果甲捉到乙后,乙才喊“魅”,則捉人的人便換成乙了。
那時,我們總在這棵樹上跳來躍去,小伙伴們相互捉人。
好多孩子都能從這邊樹椏上的粗壯樹枝蕩到那邊樹椏的另一樹枝上去。
我因為膽小,不敢蕩(因為一旦蕩不過去或抓不牢,就會從十多米高的樹上掉下,后果不堪設想)。又因為我蕩不過去,別人蕩過去了,我便跟不上、捉不到人,結果捉人的人便老換成我,心里充滿了挫敗感。
終有一日,我鼓足勇氣,克服心理障礙,蕩過去了,這樣捉人的人就不常是我了,我也因此充滿了成就感。
那棵柿樹上,曾留下我們多少歡聲笑語。
當年那些少年現在是否依然記得,那些當年的少年都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