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點了份外賣,其實并不餓,只是飯點到了需要點食物消化,我稱這為任務式飲食。由于食欲不大,我并沒有太關注外賣小哥的進程,想想什么時候送過來都可以,就安心上網做事情去了。大概過了四十分鐘,當時的我正在專注地閱覽新聞,正對著我的木大門突然間被勢大力沉地敲擊了四下,發出了刺耳的撞擊聲,我差點沒從椅子上嚇趴到地上,還以為是查水表的上門來了,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送外賣的小哥,驚魂未定的我看了一眼他春風滿面的笑臉,心有余悸地關上了門。這一頓飯我是伴著急速跳動的心臟硬塞下去的,真的就是草草敷衍了肚子。
有時力道的輕重,往往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外賣小哥可能并不是故意發那么大的力氣敲門,只是生活或職業慣性導致他在工作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在我作為一個顧客的體驗出發,這樣的舉動是對我個人空間的貿然侵入,是無法接受的。當時我和他一門之隔,我并沒有機會預先看到他的表情以判斷他的態度,所以敲門次數和敲門所發出來的聲響是我與小哥首次接觸的第一介質,在第一時間里我也僅僅能通過這兩種介質判斷對方的來意、態度和基本素養。顯而易見,我的體驗相當糟糕。就因為這四下猛烈的敲門聲,我起初還以為自己什么時候夢游犯了錯被查水表,雖然老實巴交地開了門,但還是內心忐忑的。這樣糟糕的體驗是一個維持兩秒的笑臉無法挽回的。所以力度的把控,在工作中尤為重要。
力道的輕重,反映一個人的實時態度。在職場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細節:在會議上小王與同事發生了爭議,吵得面紅耳赤,于是他開始無意識地大力拍桌子;剛從老板辦公室談話回來的小董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喘氣的鼻音聲聲入耳。通過這些“大力”的聲響我們就可以判定同事當時是急躁、氣憤還是不甘心。而這些聲響所體現的情緒都很負面消極,這些負面情緒的不恰當傳遞往往給當事人本身也帶來負面影響。這些聲響都很單一,沒有附帶語言傳遞,周邊的同事也就無法準確判斷實際情況,他們只能通過自己對當事人的有限了解進行不科學猜測,這無意中就產生了很多誤判,可能導致當事人的口碑越來越差。
舉個反例:一個被人視為儒雅的女性,她的品性中肯定會包含“輕柔”這一特質。所謂“輕柔”,即在生活或工作狀態下,行為動作的速度及力道都能把控得恰到好處,不緊不慢,不慌不忙,身邊的所有事物都在掌握之中,把之有度,持之有道。這樣散發出的優雅氣質自然抓住了周圍人的心,讓人心生佩服和敬意,與這樣的人接觸的舒適感,往往能就大事。
拿捏好力道,掌握自己的人生,別讓小疏忽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