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跑步者。我們注定要動起來。我們注定要跑步。這是最簡單的運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ll Rodgers
有的人是面臨體育考核(或工作單位有身體素質的要求)臨時需要鍛煉體能
也有一些人,這是他們的職業比如短跑,長跑、馬拉松運動員。
最后一部份也應該是大多數,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把跑步當作是一種享受。
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或讓我們的跑步更有效果,達到我們的最初目標,愉快生活。
1、跑步姿態
跑步的姿態因人而異。跑步訓練時主要注意以下幾點:著地緩沖、邁步、身體姿勢、擺臂。
跑步時,身體要自然放松。
01.著地緩沖
除了短跑運動員和速度型選手外,大部分跑步者都適合由腳跟滾動過度到 ? ?腳尖的著地緩沖技術:
a.腳后跟先著地
b.膝蓋彎曲的同時,重心落在整個腳掌上;
c.平穩地過度到五個腳趾上,同時受力并蹬地。
在一個跑步周期末,腳尖會帶動腳踝向外輕微旋轉。足與腳踝能夠保持與小腿呈一條直線。著地后,重心會落在整個腳掌。這就意味著,足和腳踝可以有效地吸收來自地面的震動,支撐并穩定身體,為腳踝蹬地做好準備。
02.邁步
邁步的要點是膝蓋輕微彎曲時,足跟著地。可以通過加大步伐、增大步頻來提高速度,此時膝蓋將提到更高的位置。不要邁步過大,否則足跟將在膝蓋彎曲前著地。步伐過大會給膝蓋、背部和臀部帶來過大壓力,容易導致損傷。步伐過小、步頻過快是由于沒有做好熱身準備活動,此時肌肉較緊、缺乏靈活性,因此需要更多的能量,這樣會降低跑步效率。跑步時,邁步要輕盈,姿勢要放松。
03.身體姿勢
跑步的正確姿勢:抬頭挺胸,眼睛直視前方。當然,姿勢也要隨地形而變,路況不好時要注意腳下,以免踩到碎石或跌入坑中。上坡跑或沖刺時,上身要略微前傾,這樣能提高速度,但會給腿部肌肉帶來壓力,導致背部和頸椎疼痛。不建議身體后傾,這種姿勢會給背部或腿部帶來更大的壓力,還會產生“剎車”效果,從而降低速度。跑步時身姿挺拔,步態輕盈,雙肩放松,雙肘自然彎曲,雙臂有力地在身體兩側前后擺動。
04.擺臂
在跑步過程當中,擺臂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使身體更自然地擺動,更符合人體運動的韻律。擺臂時,只需記住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自然地隨著腳步而擺動。加速擺臂在沖刺時可以提高速度,但是在長跑中不建議過度擺臂。
2、跑步場地
下圖介紹了從低級到高級的各類跑步場地。
跑步機有極好的減震功能,還可以自由控制跑速和運動強度。但是跑步機有一個缺點-枯燥乏味,以相同的速度在不變的環境中跑步的確有些無聊。(音樂可以放松心情,減輕無聊感)
3、熱身準備
跑前熱身運動有利于伸展肌肉,可以避免由于肌肉僵硬而引發的肌肉拉傷。與短小、緊實的肌肉相比,舒展的肌肉不容易受傷,因為它能從機體中獲得更多能量。
熱身運動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保護肌腱。
跑前熱身運動主要包括快走或慢跑5-10分鐘。
熱身運動之后需要做伸展運動,包括大腿和小腿伸展、四頭肌伸展、臀測肌伸展、腹肌伸展、腳踝伸展等。
4、循序漸進
跑步訓練要循序漸進,注意把握運動量。在鍛煉初期,跑步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步距離應以不吃力的感覺為宜,跑步距離過大容易導致導致訓練損傷。
增加跑步里程時,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相鄰的兩周的增長量應控制在10%~20%之間。例如跑完6400米后,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可以將運動量增加到8000米。
此外,貴在堅持,要克服惰性,堅持訓練。
以上,
就是我這次的分享。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END
一位喜歡寫作,堅持分享的少年。如果你覺得本文不錯,可以點下“桃心”(喜歡)。
你還可以關注我(鼓勵鼓勵我),我會繼續為大家分享有用有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