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一部根據印度真人真事改編,對我們父母、教育或培訓工作者來說是一部非常值得去觀看和學習的一部影片。故事中爸爸辛格曾經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帶著未能給國家贏得第一枚世界金牌的遺憾離開了摔跤舞臺,希望將來好好培養兒子讓兒子幫他完成為國爭光的夢想,不料命運捉弄讓他連生四個女兒。偶然機會發現了女兒摔跤天賦,于是就開始教對摔跤還沒有興趣但有天賦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吉塔、二女兒巴比塔)學摔跤,兩個女兒由開始的被迫參加訓練排斥反抗到開始對摔跤產生興趣,到參加各項比賽過關斬將拿到全國冠軍進入國家隊訓練,在到大女兒子在國際比賽舞臺上受挫后重新爬起,再次燃起內心斗志,靠強大的我要贏、我要為爸爸贏、我要為國家贏的驅動力為國家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第一枚摔跤金牌。爸爸辛格把女兒培養成世界級摔跤手的成功故事給我們在教育和培訓工作中很大的啟發。
01|父愛思維激發教育
爸爸辛格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父愛思維教育,就是說我知道你適合什么或什么適合你,即使你現在連自己都還不了解自己什么適合自己,沒關系,老爸告訴你,幫助你,即使你現在不能理解總有一天會理解老爸苦心。因為自己女兒在別人欺負她們時把對方給揍了一頓,父親知道后發現兩個女兒竟然具有摔跤的天賦,于是決定訓練她們成為世界級摔跤手,一開始遭到了妻子的反對,女兒也很不情愿走上摔跤這條路,但是爸爸堅信自己的判斷說服妻子給一年時間,如果不成功就放棄。一開始兩個女兒找各種理由向父親證明她們不適合摔跤,穿女孩的衣服不方便就讓他們換上侄子的衣服,頭發長不方便就把她們長發剪掉,為了讓她們安心練習摔跤,對她們的業余生活也進行約束。即使女兒反抗不理解,也引發了一連串有關輿論、宗教等社會話題,但父親始終堅持。
02|教育之興趣、能力、價值觀模型
爸爸辛格是怎么把對摔跤沒有興趣的女兒最后培養成了既有興趣又有能力,還慢慢的形成了為國爭光,為父親而戰的價值觀呢?
爸爸辛格采用方式是先培養女兒的能力,慢慢的有了興趣后,能力不斷提升,興趣再升華,開始形成清晰的價值觀,然后再次強化能力和興趣,從而形成了興趣、能力、價值觀良性循環。
沒興趣就先從培養基礎能力開始,用能力激發興趣
爸爸辛格先訓練女兒一些容易入門的摔跤基本功,等基本功掌握差不多,就找沒有受過訓練的侄子當陪練,這樣女兒就不會因對手過于強大斗不過而失落受挫,只要用用心努努力就搞定對手,從而容易樹立自信心,激發斗志和興趣。女兒覺得能把對方輕易打倒,訓練付出的努力獲得了勝利和能力,兌換了價值,激發了興趣。
之后可以說是一發不可收拾,爸爸帶著大女兒吉塔去參加各種比賽,過關斬將一路打到國家賽拿到國家賽冠軍。
能力提升術|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爸爸辛格深喑此道,為了讓女兒在摔跤道路上快速成長,帶著大女兒去參加男子摔跤賽,在第一次比賽中大女兒吉塔就自己挑選了一個最強男孩,一些人擔心吉塔會受傷勸說爸爸辛格快阻止她女兒,但是爸爸沒有,卻自豪的說:比賽前應先戰勝恐懼,至少我女兒做到了。在第一回合因對手覺得是女孩就有所保留,女兒贏一回合,第二回合對手為了爭回面子不在保留,結果吉塔輸了人生中第一場比賽,也正是這場比賽激發了吉塔的求勝欲望,知恥而后勇,開始期待下一場比賽盡快到來,當父親聽到女兒主動要求參加下一場比賽時內心非常高興,只是臉上仍然嚴肅。接下來吉塔沒有讓爸爸失望,贏得了一場又一場比賽,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獎杯獎牌掛滿了屋。
03|挫折是人成長的穩心劑和蛻變的催化劑
大女兒吉塔進入國家隊開始與一群伙伴一起接受新教練的訓練,認識了新朋友,開始變得松懈起來,看電影,逛街,留長發,涂指甲,花在訓練上的時間和心思開始減少,對父親督促訓練的電話也開始敷衍。覺得受到了國家隊訓練,能力大漲,開始有些小傲嬌起來,在一次放假回家探親,在父親教練場上對正在訓練伙伴們指導,堅持國家隊教練教他的防守策略讓他們防守,正好讓爸爸辛格看見了,為了給大女兒吉塔來點冰鎮涼,爸爸要跟大女兒較量一下,吉塔沒想到爸爸會狠狠地給她一擊,然而她不服要跟父親再戰,結果因為父親身體原因,最后輸給了女兒,而此時女兒吉塔更加覺得自己打法是對的,做父親又同時是教練的辛格怎們會不難過呢?
然而故事總是那么曲折,在接下來的國際賽場上,以為自己正確女兒連連失敗,而且是慘敗,最后吉塔帶著失落心情回到國家隊。這次失敗讓吉塔也開始反思自己,后來哭著給父親打了電話,父親為了幫女兒找回信心贏得下一次國際大賽,就放下手里的工作到了國家隊訓練中心附近租了房子,開始輔導女兒。吉塔為了贏回自尊和榮譽,自己把頭發剪短,抹去指甲油,重新找回到進國家隊前的狀態,當然故事情節也不會這么順利,教練為了只要保住拿到獎牌,讓吉塔降級比賽訓練,爸爸辛格私下訓練女兒被發現后學校要開除女兒,然后用自己為國爭光的情懷和女兒的奮斗歷程打動了訓練中心,過程雖然曲折但最后吉塔還是按照原級別站在了國際比賽場上贏得了金牌。
04|經歷失敗后,關鍵時刻的勝利對提升信心至關重要
很快國際大賽英聯邦運動會再一次到來,爸爸知道女兒必須贏得第一場比賽,這對兒女重拾信心非常重要,賽前給女兒做了充分的指導,緊繃神經的看著女兒在賽場上與對手PK,也需是受上次失敗影響和壓力,第一回合沒有贏,面對壓力和有些失落的女兒吉塔,爸爸辛格突然站起來朝著女兒大喊到你還沒有輸,然后女兒力量爆發,最后拿下了第一場期待已久極其關鍵的一場勝利,女兒的信心也逐漸開始回歸。
05|能力優勢識別,識別清楚自己的優勢并發揮極致勝過彌補自己短板
吉塔之所以在國際大賽上失敗,跟教練只想保住獎牌而不是拼力去贏得金牌,讓吉塔不斷防守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吉塔的優勢是擅長攻擊而不是防守,讓一個擅長攻擊的人去防守,強勢不在弱勢不強,怎么可能會在高手如云的國際舞臺上突圍勝利呢?而爸爸辛格非常清楚自己女兒的優勢在哪,這連吉塔自己都不清楚,爸爸給吉塔點出在國家隊的一些訓練錯誤和賽場上失敗的癥結后,開始重點訓練女兒攻擊能力,在加上對對手特點的充分研究,訓練女兒最終贏得了國際比賽,為國家贏得了歷史上第一枚摔跤金牌。
爸爸辛格在訓練女兒過程中用到了非常厲害的激發技巧,無論是給女兒找陪練,帶女兒到賽場上跟男子PK激發求勝欲,還是面對女兒的傲嬌給點冰鎮涼,還是女兒在國際賽場上失敗后重新燃起斗志,帶著一洗前恥的求勝欲重新站在國際賽場上贏得比賽,整個過程中都偷透著一種感覺叫激發。
激發需要他人幫助和外力助推,也可以自我激發。吉塔在能力和興趣都不強的時候是靠爸爸的幫助對她進行了不斷的激發,在自己能力越來越強、價值觀更加清晰時已開始能進行自我激發。在爸爸的指導下過關斬將沖進了國際決賽,在決賽前吉塔問爸爸怎么打,爸爸辛格告訴她竭盡全力去贏,比賽當天因教練使壞把爸爸辛格騙到一個小屋鎖了起來,前幾場比賽都是在爸爸的陪伴下一路闖關,這次吉塔還是一如既往的習慣看看觀眾席上的爸爸,希望從爸爸那得到一些信心,結果全場都沒看到爸爸出現,而自己又面對著強大對手,在關鍵決勝局憑借自己爆發力、求勝欲和為國,為父親、為自己贏戰的激發驅動下,在幾乎沒有希望情況下小宇宙爆發贏得了比賽。
爸爸聽到自己國家國歌響起時,知道女兒贏了,國家贏了,自己的堅持贏了,眼里噙滿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