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哲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人,讓你想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活中總會遇到一本書,讓你想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最近一直在看特勞特的《定位》,每每看到精彩之處,總會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絕,手中的筆也會情不自禁的開始寫寫畫畫。我想我也許是愛上這本書了吧,情到深處,不能自拔。
01
“如果你想重新定位一個產品、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通常要先換掉“罐子”。語言本身沒有意義,而在于使用它的人,就像一個空的罐子,有人王里面裝了糖,它才是真正的糖罐子;語言也一樣,人們在使用它時才賦予了它意義試圖把糖裝進漏了的罐子里,其結果必將是徒勞的。
很多中國人學習英語十分痛苦,從小學開始ABCD的學習,到了大學畢業連最基本的溝通對話都很難應對。聽著老外的滔滔不絕,只能一臉懵逼的“恩,yes,good”,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居然連簡單的對話都不能說,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悲哀?
做人需要一種空杯的心態,現在想來學習英語也同時需要一種空杯的心態。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看看自己想要提高那些方面,用這種語言進行思考,在知識--儲存--飲用--吸收--能力這個循環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
02
“以前,一個成功產品的產品周期可以達到50年甚至更長。而現在,產品的生命周期短了很多。有時甚至要用“月”而不是“年”來衡量。要想玩好這個游戲,你必須想清楚未來5年、10年會做什么,而不能只想著下一個月或者下一年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說,公司一定要選對方向,而不能去迎合每一個新的潮流”。
尤其是比較大的公司,改變大公司的發展方向就如同改變航空母艦的航向,要到一英里以外才能初見效果。如果在決策過程中摻雜自我意識,就會讓問題更加模糊不清,阻礙公司的發展,比如眾所周知的諾基亞和柯達。
“如果公司為自己選定了正確的方向,它就能夠駕馭變化的潮流,隨時利用適合自己的機會”。當機會來臨時,公司迅速采取行動,在競爭對手抓住機會之前搶占先機,就有很大的機會能贏。
03
營銷正迅速成為一場全球性的賽事,想必每一個在互聯網中弄潮兒都不愿意錯過這樣一場盛宴。書中講到營銷人員分為兩種,當然不只是營銷人員需要這樣特質,人是多角色的,學習其中的知識對于普通人也同樣裨益。
“營銷人員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我導向型,另一種是他人導向性。自我導向型的人愿意參加自勵會,他們相信只要有了恰當的動機,任何事情都可能做成,常見的特征是激情澎湃的演說家,比如羅永浩”。
相比而言,他人導向型的人看事物會更加清晰。他人導向型的人會關注競爭對手,認真觀察市場,就像將軍察看戰場一樣,尋找對手的劣勢并加以利用,同時回避對手的優勢,審時度勢,做出相對客觀快速的決策。
“確立市場領導者的地位不僅需要運氣和時機,還需要有在別人駐足觀望時仍全力以赴湯的決心”。無盡的等待等來的絕不是成功,而是完美錯過成為巨人的絕佳機會!諾基亞在等,柯達在等,優米網在等,你還記得“曾經的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