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精神住在自己的身體里
瑜伽界的Ana Forrest說,我希望所有人的是精神住在他們的身體里,我想要幫助他們體現他們的精神,而不是度過支離破碎的一生。
人生之所以支離破碎,是因為這個身體被不同的念頭,以及這個念頭的象征形象利用著、支配著,隨著念頭的流轉,這個人變化成各個不同的人,分散著、演繹著這些念頭,人生在無意識中流逝了。
幸運的人,在出生的時候,就出生了,這個世界為他準備了一個媽媽,或者一個能夠牢靠地依戀的人,他只要是他自己,不需要揣測自己成為什么樣、成為什么人,才能有所獲得,他相信這個世界,是這個世界的主人。
次幸運的人,在家族里、在群體中、在環境里,用這個世界給自己定位,明白了自己,明白自己要什么,想成為什么,自己生出了自己。青春期,是很多人的生出自己的時間段,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說這是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
不夠幸運的人,在青春期未能達成‘自我同一性’,他們往往一生都在統和自己,用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生活方式測試著自己是誰,這項工作是如此曠日持久,就我自己來說,我牢固地知道存在就是價值,牢固地知道好好活著就好,但仍會常常疑惑我是誰,我究竟要做什么,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次不夠幸運的大約是一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想成為什么,也從不被這些問題困擾,或者要的,想成為的,都是生存的營養極度匱乏后虛幻的變形,比如,要錢、永遠夠花;要吃的,永遠夠吃,要穿的,永遠夠穿,要住的,永遠夠住,要成為某種萬人矚目的超星等等。
讓精神住在自己的身體里,讓自己體現自己的精神,讓自己成為身體的主人,這就是人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