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是出于某些原因自己買和朋友給的,原因就不說了,如果真要全都是自己花錢買的話,那么大約要花上近200軟妹幣!近200啊!200塊錢買點什么不好啊!本著為錢的名義我還是堅持的翻完了這幾本書。
大體而言,我也不知道誰抄誰的,因為內容都差不多。互相換著跳著看也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大概因為它們都心靈相通吧。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一種叫極簡主義的,明明大家早就知道還非要起個特殊名字的主義興起了。被冠與各種小資、情調、文藝等名詞,然后就是帶你所謂的走進新生活,學會新思路,體會新人生。
真的那么有用嗎?是的,書總能給人打開新世界大門,這類書確實也是可以。比如買了這些書看完后,你會明白原來媽媽一直叮囑的“收拾屋子,不要的就扔”,是多么的真理。還有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朋友安慰的,“別想太多。”簡直就是宇宙奧義。
是的,這些書全部告訴你的真理就是你從小到大,你媽、你爸、你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老師、朋友以及無辜路人們經常說的話。只不過分成了小自然段,夾雜著一會兒日本,一會兒法國,一會兒臺灣,一會兒不知道哪哪哪的口氣輕柔的對你說:
“乖哦,要收拾屋子哦。”
“記得扔垃圾哦。”
“別想那么多哦。”
“屋子別太亂哦。”
“少花錢瞎買東西哦。”
“少零食多鍛煉哦。”
除此外,再教你一些其實很早前你媽早就告訴過你的生活小竅門和生活方式。
比如早睡早起,喂,你還用看書嗎?還要花20、30塊錢買書告訴你要早睡早起嗎?你媽每次說你給你媽錢了嗎?
還有要怎么收拾屋子,怎么歸納。說的好聽叫歸納,其實就是怎么往柜子里塞東西,書里會告訴你怎么疊衣服,怎么放。嗯,你花了那么多錢買了本書,告訴你的就是從小你媽讓你干的事情。
“疊好了再放,別那么亂。那個放那兒,要分類放。”
不得不說現代人真有錢啊。從小你爸媽長輩讓你干的事兒你不干,長大了花錢學怎么干,學完了還得點頭,嗯,學到了宇宙的奧義,感受到了禪宗的美學,啊,簡單原來那么美啊!
就跟你媽從來沒跟你說過這些話一樣。
多年前這叫自然主義,樸素主義,現在又變成了簡單主義。把性冷淡風格的無印良品系列視為典范。但宜家不也這風格嗎?還更便宜點。
推崇的是簡單,自然,無欲無求。這事兒其實古代就這么說過啊,這東西老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倡啊。“五色令人目盲。”不也就是這道理嗎?你媽在你小時候就說過啊,“沒必要的東西就扔,家里不放那么多亂七八糟的。”
除了這些,還推廣什么社交斷舍離,讓你遠離壞朋友,無效社交。喂,上學的時候老師沒提醒過你,離壞朋友遠一點嗎?這還要看書來學。
還有什么雜念玩蛋去。哦,不對,摒除雜念,回歸本我。說白了就是傳說中的,親,別想太多,都會好的哦。這樣子連個渣都沒有雞湯。早就被人喝完了吐,吐完了喝都只剩胃酸的雞湯,改了個名字后居然又讓人爭先恐后的去搶,恐怕他們以為這是酸湯雞呢。
親,有那么多錢,買點別的書吧,買吃的都比重溫媽媽的話要好很多。真想重溫媽媽的話就給媽媽打個電話,聽聽真人語音版《斷舍離》。
可能有些人說里面的一些生活方式很值得提倡。這個我還是持保留意見,因為一個人一個愛好,一個人一個樣。
在很多年前,以及在現在這些書上都提倡自己帶杯子和水。還列舉了很多理由,干凈、衛生、環保甚至什么高素質之類的詞都出來了。反正就是自己帶杯子和水是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人群里拿出來喝很能有優越感哦。我的一個朋友這么做了一年,之后她得了肩周炎。
推薦少用電子產品的,說要看書,隨時隨地看書,不要看電子書,要看紙質書。我的一個朋友也這么做了,他每天背著一個包隨時看書。半年后,他得了頸椎病。
還有那些建議你利用零碎時間,多種手段學習的,我有個朋友也一直堅持著,大約堅持了有兩年了吧。沒看到他有什么進步,就是每過一段時間就得重新配次眼鏡,度數比原來深了好多。
最坑的就是教你要有目的社交的那種,說得好聽,叫精簡朋友,過著簡單的社交生活,不要無效社交。最后就是周圍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有備而來,誰也不愿意和你交朋友,都知道你有目的。我就是這樣失去了一個愛看這類書的朋友,好好的妹子,挺單純的,不知道哪天就這樣了,然后我們周圍所有人都不愿意再理她了。
這類書出版的意義,我想就是告訴你要聽媽媽的話,不然多年后你將花大價錢買這些占地的玩意來重溫媽媽的話。所以看完這些書,你首先要斷舍離的,就是它們!
不過為什么要買呢?說真的,真想要簡單生活就給媽媽打個電話吧,聽一遍,比書上說的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