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在騰訊視頻看到了黑龍江衛視《見字如面》的書信朗讀節目,掀開了記憶中久違的一些畫面。書信在八九十年代---我們的整個成長年代,曾真實地見證了我們的成長,與紙墨一起感受著我們的喜怒哀樂。那些年,你寫過的信,拆封過的信都還記得嗎?
有幸這兩日在收拾物品時,意外地看到了一封同學洋在2010年時寫給我的信。在信中她述說著近日的生活與困擾著她的一些問題,并詢問我的近況以及如何處理同類問題的意見。“見字如面”真是這個道理和感受,當看到她清秀的字跡時,她那張清麗的臉龐和笑臉,瞬間浮現在眼前。如果沒有記錯,這大概是近幾年來收到的最后一封手寫信了。后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手寫信被郵件所取代了,在科技帶來的便捷生活中,我們似乎早已忘卻手寫信的感覺,也不曾因為他們的消失而投以過多關注的目光,但當一封真實可感的信捧在手心時,那種穿越歲月所帶給你的印記與感觸,涌動上心頭。
記憶中印象深刻的信件,大都是與同學之間的信息往來,在中學畢業步入高中的那幾年數量較多,時不時在家能翻出來一些。在信中與同學的交流多是圍繞學業和發生在各自身邊的事情與人而展開的,有著獨屬于青春成長期的煩惱甚至小愛戀。如今捧起再讀,每每都有感慨,且唏噓不已。成長至今,都快要忘記自己是怎樣一步步走到現在。在信件中,你看到過去的自己,過去的朋友,過去的生活,與過去的故事。即使與當時的通信人少了許多聯系,但都是鮮活的生活的過往啊,它讓你禁不住感嘆時光的變化與造化的魔力。原來,有些人走著走著,真的會遠去,但那份感情會一直在那里,構成著你的現在。
除了與友人的往來信件,也有極少數是寫給老師與家人的。那時羞澀的我們不善于表達,將糾結的事情和情緒訴諸筆端,呈給他們,仿佛更容易表達所思所想,完成可能不容易完成的溝通。
一封封手寫信,是我們與友人或親人或愛人的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段過往的真實紀念,即使往事如煙你已忘卻,
但當看到信件,所有的那時那景都會如昨日般浮現眼前。手寫信,在如今看來,是多么珍貴有趣的一件事啊,它們飽含著深情與感情,甚至信念。
如今呢?哪些躺在郵箱里的信件,你有重新再打開看過嗎?那些時日年久的社交工具,你曾翻開過聊天記錄嗎?即使有,相信與手寫信相比,遠遠沒有一種厚重感!
書信,一種過去的,看似漸漸離我們遠去的生活、學習與社交方式,在一個輪回之后,重新又吸引著我們的感覺與目光。在這一刻,我有沖動與“那頭”的你傾心交流,該是多么詩意的人生,原來我們都曾如此詩意地活過!
攤開紙,執起筆,給遠方的朋友寫一封信吧!并囑咐“見字如面”!
文|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