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自賈真自述:
或許,你也正在路上。
大學之前的記憶,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
八十年代的山東農村,出生是姥爺趕著馬車從縣醫院把我和媽媽接回家。看到生了個男孩很開心,甩了三馬鞭,再加上我剛出生不停的哭,聲音很響,然后我的小名就叫響響。
山東都是應試教育,上學之后每天在學校里做考卷,周而復始的學習,連上體育課和美術課都是一種奢侈。
諷刺的是,學生期間的真理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現在看來,普通人最沒用的應該就是數理化,即使是歷史,政治,地理,甚至是體育,音樂這些所謂的副科也比它們更有實用價值。
畢竟,沒人閑著沒事在自己家浴缸算“放水同時加水,幾小時加滿”的無聊問題。
學生期間成績還不錯,初中之前一直名列前茅,但不像一般的“學霸”既聽話又討喜,我成績不錯,但同時又是班里最能闖禍的學生,經常因為搗亂被罰站,以至于后面一直桌子把搬在講臺旁,和老師成為“同桌的你”。
所以,雖然成績好,但是我從來沒當過什么正兒八經的班干部,從初一到高三,都是體育委員。大概是老師覺得,如果我當班長起不了帶頭示范作用,但是給我個官當著,又可以在我犯錯的時候名正言順的說:你看你,班干部還帶頭搗亂 。。。。。
那時候最開心的回憶,大概是幾個男生湊15塊錢去買個橡膠籃球,偷偷摸摸趁午飯時間去打。記憶中,籃球大概被沒收了十幾個,學校覺得這愛好會影響成績。
然而,這被壓迫著的籃球愛好,反而成了上大學之后唯一不至于自卑到塵埃的特長。
02年高考之后,我帶著行李,坐著綠皮火車,穿過長江大橋來到了江蘇大學。當年,填志愿的唯一想法,就是學校要在大城市,想出去闖闖。 陰差陽錯,本以為以省名命名的大學應該在省會,錄取了才發現,是在江蘇鎮江。
到了大學之后,最開心的事情是:打籃球“合法”了,不用再擔心被教導主任抓了。別的班級的同學后來和我說,他們剛開始以為我是瘋子,因為吃早飯的時候穿過籃球場的時候看我在打球,吃午飯的時候看還在打,吃晚飯的時候看到我竟然還在打。
癡迷于籃球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發現城市的同學去參加各種社團,會唱歌,會彈吉他,會跳舞畫畫,而我除了籃球之外再沒有其他本事,甚至對于城市的很多事物都感到新鮮。
第一個坐學校里的電梯,不知道按上還是下;女同學約我在kfc門口見,我問她kfc是什么;迷上網吧,因為之前根本沒上過網;同學的名牌衣服,這些品牌我連聽都沒聽過。
不服輸,也不想認輸。
就像我高中刻在書桌上一句話:“在我賈真的字典里,平凡等于死亡”。經過了懵懂的大一,到大二的時候開始拼命的接觸一切新鮮的事物,甚至反而開始厭惡從小到大枯燥的學科,各種逃課。
對新世界保持著好奇心,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這個是創業的必備條件。
接下來,看到有人說要組建大學論壇,義無反顧的說要加入。作為創始人之一,創建了當時的江蘇大學論壇涯遇,再接下來在論壇遇到幾個人一起創建了街舞社團515。這個社團延續到現在,十幾年仍然是江大最知名的社團,沒有之一。
或許,這就是人生的選擇。大學時做校園論壇和街舞社團,盈利都來自商鋪的廣告和商演,所以基本上大學里這兩個事情中和商業有關的事情都在我在負責,或許,就是這時候成就了我的商業思維雛形。
大學期間,我就和鎮江的幾個知名品牌,比如移動公司有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也大概了解了這些品牌在做路演和傳播的一些思路。
當時大家做校園論壇的套路,是用大學生身邊的感情小故事的連載來吸引人氣。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涯遇論壇,我提議做個升級版,征集電影愛好者用這種小故事作題材去拍攝個dv電影,取景就在自己大學,演員就在論壇的網友里投票海選。后來這個創意得到很多同學的贊同,很快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導演,編劇,攝像,我作為出品人,成功的拉來移動公司贊助了我們完成拍攝的所有費用。
本來只想拍個小視頻,后來剪輯出來90分鐘的一個電影,在學校大禮堂公映,門口和過道都擠滿了人。
這個整個城市里第一部自編自導的校園dv電影。
等電影播放完了,掌聲經久不息,團隊在大禮堂謝幕時說:我們要感謝一個人,就是電影的出品人賈真,沒有他就沒有這部電影今天的上映,即使在拍攝過程中他遭遇到被開除,但仍然假裝沒事一樣協助我們完成整個電影的拍攝。
賈真開除,06年的十大高校事件,一篇《感謝大學,但不感謝江蘇大學》曾經讓我成為天涯的紅人,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江蘇大學傳奇人物,以至于我離開學校10年后還有學弟學妹在我微博里說她們老師說到我。
大學里,我承認自己并不是一個好學生。
開除事件的源頭可能是因為我替班級出頭。整個營銷系都對新來的班主任意見很大,班主任拿班費報銷自己的話費,選班長的時候收受賄賂,更可惡的是,女生說他總是晚上熄燈前去查宿舍,不敲門。所以,我當時腦子一熱拍桌子說,我來出頭要求院長給我們換個班主任。
接下來,我寫了份資料,把班主任做的壞事都寫出來,讓大家都簽名,然后自己跑到院長的辦公室遞給他。印象分差評的是,當時我跳街舞breaking,打扮上比較出位,頭發花顏六色。(當時我自己沒注意,后來院長說的)
院長看了我一眼說,“你放在這,出去吧”。
我沒走,說,“不行,你要認真看看,不然我送校長那邊”。
院長說,“我警告你,這事情在學院內處理沒問題,如果鬧到學院外,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我回應說,“如果事情不得到解決,學校解決不了,我告到教育部。”
最后,大概過了一周,班主任換了,然后我就不停的收到處分。
曠課四節,警告一次。
夜不歸宿,警告一次。
別人罵我女朋友,我去他宿舍和他打架,再警告一次。
按照校規,三次處分就要被開除。
我當時感覺特絕望,因為本來從山東農村出來,家里幾乎花完了所有錢供我上大學,然而我自己把它給毀了。
不敢和家里人說,就拿著最后一個學期的學費在學校后門口擺攤賣燒烤,后來不小心賺了錢,就又在后門口開了個加盟的飾品店留在學校。
哪知道,學校門口的飾品店很賺錢,一年不到賺了十幾萬,馬上我又開了第二個店,在學校正門口,兩層樓。而這同時,學校那邊也一直開除通知沒下來,我也就這么拖著過了快一年。
轉眼大四了,假期還收到學校寄到家里的通知,讓我補考科目。
突然有一天,媽媽打電話給我說,為什么院長打電話說你已經被開除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像人生災難,媽媽知道后從山東過來找院長求情,院長斬釘截鐵一口拒絕。某天早上,我去叫媽媽吃早飯,看到她一個人坐著床邊,默默的抹眼淚。看到我過來后,無助的問了句:“兒子,被開除了,以后我們怎么辦?”
當時的感覺,整個心都碎掉了。
我以為我跌到了人生的谷底,哪知道后面還遇到更黑暗的拘留和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