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自救指南:從急救到康復,這些要點你必須知道!
脊髓損傷:了解它的嚴重性
你能想象嗎?一個看似平常的瞬間,卻可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具體人名],一位熱愛運動的年輕人,在一次激烈的籃球比賽中,不慎摔倒,頸部著地。那一刻,他只感覺頸部劇痛,隨后,雙腿便失去了知覺。被緊急送往醫院后,他被診斷為脊髓損傷,從此,他的生活被按下了暫停鍵,曾經奔跑在球場上的他,如今只能與輪椅為伴。
脊髓損傷,這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病癥,卻有著讓人難以承受的破壞力。簡單來說,脊髓損傷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脊髓受到損傷,引起脊髓功能障礙。脊髓,作為人體的重要神經中樞,就像一條信息高速公路,負責傳遞大腦與身體各部位之間的信息。一旦這條 “高速公路” 受損,后果不堪設想。
脊髓損傷的原因多種多樣,意外事故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交通事故中,車輛的劇烈撞擊可能導致脊柱骨折,進而損傷脊髓;高處墜落時,身體受到的巨大沖擊力也容易使脊髓受傷。運動損傷同樣不可小覷,像小蕓練舞下腰、籃球比賽中的激烈碰撞、滑雪時的意外摔倒等,都可能引發脊髓損傷。此外,暴力襲擊、自然災害等也可能成為脊髓損傷的誘因。
脊髓損傷的嚴重性超乎想象。它不僅會讓患者肢體的運動和感覺功能受損,導致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如呼吸問題、肌肉萎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高位脊髓損傷甚至會影響呼吸肌的功能,導致呼吸困難,危及生命。而且,脊髓損傷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創傷也不容小覷,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常常如影隨形,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
急救時刻:分秒必爭的黃金處理
當意外發生,脊髓損傷的緊急情況擺在眼前,每一秒都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在這爭分奪秒的時刻做出正確反應,才能為患者的康復爭取一線生機。
在事故現場,保持冷靜是首要任務?;艁y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我們需要迅速評估現場狀況,確?;颊吆途仍藛T的安全,遠離諸如車輛、火源、漏電等潛在危險。
接下來,就是最為關鍵的固定脊柱環節。脊髓損傷患者的脊柱極其脆弱,任何不當的移動都可能導致脊髓二次損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正確的做法是,使用木板、門板等堅硬且平整的物體作為搬運工具,將患者平穩地轉移到上面。若懷疑頸椎損傷,應使用頸托固定頸部,或者由專人用雙手托住患者的下頜和枕部,保持頸部的中立位,避免頸部的屈伸和旋轉。同時,在患者身體兩旁放置沙袋等物品,防止身體扭轉。搬運過程中,一定要多人協作,動作協調一致,保持患者的軀干在一條直線上,嚴禁扭曲和折疊。
在完成初步固定后,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員。撥打 120 時,務必清晰準確地告知事故地點、患者情況以及受傷原因等關鍵信息,以便急救人員做好充分準備,迅速展開救援。等待急救人員到來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呼吸、心跳、意識等,若患者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治療階段:科學應對,爭取最佳恢復
當患者被緊急送往醫院后,就進入了關鍵的治療階段。這個階段猶如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每一個決策、每一項治療措施都關乎著患者未來的康復前景。
在治療脊髓損傷時,手術往往是重要的一環。對于那些因脊柱骨折、脫位等原因導致脊髓受壓的患者,手術能夠及時解除對脊髓的壓迫,為神經功能的恢復創造條件。手術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切開減壓復位內固定術,醫生會通過手術去除壓迫脊髓的碎骨片、突出的椎間盤等,然后對脊柱進行復位和固定,穩定脊柱結構,防止脊髓進一步受損;對于骨折伴隨有頸椎脫位的患者,軸向牽引術則能派上用場,它可以減輕脊髓的壓迫 ,幫助患者緩解癥狀。手術時機的選擇也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的情況下,應盡早施行手術。有研究表明,損傷后 24 小時內進行手術減壓等治療,可有效減輕脊髓水腫,降低脊髓的繼發性損傷風險,為患者的康復贏得先機。
藥物治療同樣不可或缺,它能在脊髓損傷的治療過程中發揮多方面的作用。糖皮質激素如甲潑尼龍,可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脊髓的血流,增加脊髓內神經細胞的存活率;神經節苷脂能保護神經,增強神經的再生能力;鼠神經生長因子等神經生長因子,可減輕神經細胞的壞死,促進感覺功能的恢復;甘露醇等脫水藥物則能減輕神經水腫,減少壓迫,避免因神經水腫加重癱瘓癥狀 。在實際治療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合理選用藥物,并制定個性化的用藥方案。
除了手術和藥物治療,康復訓練也是脊髓損傷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且要盡早介入。在患者病情不太穩定的時候,主要進行床旁康復訓練,包括肺部功能訓練,通過呼吸訓練器、深呼吸練習等方式,預防肺部感染,增強呼吸功能;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護理人員或康復治療師會幫助患者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活動各個關節,防止關節攣縮和畸形的發生;殘存肌力訓練,針對患者未完全癱瘓的肌肉,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增強肌肉力量。同時,還要積極防治并發癥,如定時為患者翻身,預防壓瘡;鼓勵患者多喝水,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等。
待患者病情穩定后,便要開展早期強化康復訓練。此時,訓練內容會更加豐富和全面,包括良肢及殘存肌肉力量的增強訓練,通過抗阻訓練、漸進性肌肉訓練等方法,進一步提高肌肉力量;耐力訓練,如使用輪椅進行一定距離的移動訓練,增強患者的耐力;體位變換訓練,幫助患者學會自主進行體位變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站立及行走訓練,借助起立床、助行器等輔助器具,逐漸幫助患者恢復站立和行走功能;矯行器的使用,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配備合適的矯形器,如踝足矯形器、脊柱矯形器等,輔助患者進行運動,糾正肢體畸形。
康復要點:全方位護理,助力恢復
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之路漫長而艱辛,在治療后的康復階段,全方位的精心護理就如同堅實的后盾,為患者的恢復提供有力支持。這不僅關系到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更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
生活護理:細節決定康復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的翻身和體位調整,實則蘊含著大學問。對于脊髓損傷患者來說,定期翻身至關重要,一般每 2 小時就要進行一次。翻身時,務必采用軸向翻身法,就像滾動一根原木一樣,保持患者的脊柱在一條直線上,避免脊柱的扭曲和旋轉,否則可能會加重脊髓損傷。在體位方面,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體位,比如仰臥位時,在患者的足跟、骶尾部、肘部等骨突部位墊上軟枕,減輕局部壓力,預防壓瘡;側臥位時,保持肢體的功能位,避免關節過度屈曲或伸展。
皮膚護理同樣不容忽視。由于患者長期臥床,局部皮膚持續受壓,血液循環不暢,極易發生壓瘡。因此,要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每天用溫水擦拭皮膚,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同時,定期檢查皮膚狀況,一旦發現皮膚發紅、破損等情況,要及時處理。還可以使用一些減壓設備,如氣墊床、減壓坐墊等,分散壓力,降低壓瘡的發生風險。
呼吸道與泌尿系統管理: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
脊髓損傷患者,尤其是高位脊髓損傷患者,呼吸功能常常受到影響,呼吸道管理也就成為了護理的關鍵環節。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是促進痰液排出、預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拍背時,手指并攏,掌指關節屈曲呈 120°,指腹與大小魚際肌著落,利用腕關節用力,自下而上、由外向內,有節律地叩擊患者背部。對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進行霧化吸入,稀釋痰液,便于咳出。必要時,還需及時進行吸痰操作,保持呼吸道通暢。
泌尿系統的護理也不容忽視。脊髓損傷后,患者的排尿功能可能會出現障礙,容易引發泌尿系統感染和結石。為了預防感染,要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天的飲水量最好在 2000ml 以上,這樣可以起到自然沖洗尿道的作用。對于需要留置導尿管的患者,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定期更換導尿管和尿袋,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衛生。同時,還可以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如定時夾閉和開放導尿管,逐漸建立反射性膀胱,恢復自主排尿功能。
心理關懷:康復路上的隱形支柱
脊髓損傷給患者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痛,更有心理上的巨大創傷。患者往往難以接受突然癱瘓的現實,容易陷入焦慮、抑郁、自卑等負面情緒中。這些不良情緒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還會對康復進程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心理支持和疏導至關重要。
家屬和醫護人員要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和理解,傾聽他們的心聲,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支持。鼓勵患者積極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要壓抑內心的痛苦??梢酝ㄟ^與患者聊天、分享成功康復的案例等方式,幫助他們樹立康復的信心。必要時,還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進行心理治療和干預。一些心理治療方法,如認知行為療法,能夠幫助患者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支持性心理治療則通過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勵,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
飲食攻略:吃對食物,為康復加分
除了科學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合理的飲食也是脊髓損傷患者康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就像給康復之路鋪上了堅實的基石,為患者的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復。
營養均衡:搭建康復的飲食基石
脊髓損傷患者的身體需要大量的營養來支持恢復,因此,保證營養均衡至關重要。要多攝入高蛋白食物,蛋白質可是組織修復和再生的必需營養素,像雞蛋、牛奶、魚肉、瘦肉、豆類等,都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每天吃一個雞蛋,喝一杯牛奶,再搭配上適量的魚肉或瘦肉,就能為身體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促進肌肉和骨骼的恢復。
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于促進身體的康復和維持免疫功能也至關重要。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富含各種維生素,比如菠菜、西蘭花、橙子、蘋果等,它們就像一個個小衛士,為神經系統的恢復保駕護航。全谷類食物含有豐富的 B 族維生素,奶制品則是鈣的優質來源,多吃這些食物,有助于加速傷口愈合和促進骨骼健康。
膳食纖維也不能忽視,它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這可是脊髓損傷患者常見的問題。蔬菜、水果、全谷類、豆類等都是良好的纖維來源,每天吃一碗燕麥粥,或者多吃一些紅薯、玉米,都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讓腸道保持通暢。
特殊情況飲食調整:個性化飲食方案
對于長期臥床或無法活動的脊髓損傷患者,由于身體代謝減慢,所需的熱量會減少,在飲食上要注意低脂、低熱量、高纖維的食物攝入,這樣有助于避免因長期臥床導致的肥胖和便秘。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沙拉、清蒸魚、水煮蝦等低脂肪、低熱量的食物,同時增加粗糧的攝入,如糙米、全麥面包等。
存在大小便功能障礙的患者,需要規律飲水,每天的飲水量最好在 2000ml 以上,這樣可以起到自然沖洗尿道的作用,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多食用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避免便秘,同時要養成規律排尿、排便的習慣,比如每天定時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可以在馬桶上坐幾分鐘,培養排便反射。
日常小貼士:康復生活的實用指南
脊髓損傷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面對諸多挑戰,但通過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技巧,能夠大大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質量。
在穿衣方面,選擇寬松、舒適且易于穿脫的衣物是關鍵,像松緊帶褲子、拉鏈式衣服等,能減少穿衣的難度。如果需要,還可以借助一些輔助器具,長柄鞋拔能輕松幫助患者夠到腳部,穿上鞋子;穿衣輔助器則可以輔助患者將手臂伸進袖子,讓穿衣變得更加容易。
洗澡時,使用洗澡椅或洗澡床能為患者提供穩定的支撐,確保洗澡過程的安全。在浴室中設置扶手和防滑墊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扶手可以幫助患者在起身、轉身時保持平衡,防滑墊則能有效防止患者滑倒。而且,洗澡時最好有家人或陪護人員在場,以便在發生意外時能及時提供幫助。
進食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餐具和食物。使用勺子、叉子代替筷子,對于手部功能受限的患者來說,更容易操作;選擇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能避免進食過程中發生嗆咳。如果患者飲水困難,使用吸管可以幫助他們順利飲水。
如廁時,坐便器是最佳選擇,并在廁所內設置扶手和防滑墊,方便患者起身和防止滑倒。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便攜式尿壺或便盆也是不錯的輔助工具,能滿足他們在不同場景下的如廁需求。
定期復查和遵醫囑治療,是確保康復效果的重要保障。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颊咭獓栏癜凑蔗t生的囑咐,按時服藥、進行康復訓練,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止治療,以免影響康復進程。
寫在最后
脊髓損傷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了解相關知識,在緊急時刻做出正確處理,治療階段積極配合,康復過程中精心護理、合理飲食,就能最大程度地減輕損傷帶來的影響,幫助患者走向康復。
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正面臨脊髓損傷的困擾,不要害怕,不要放棄。每一次的康復訓練、每一口營養的食物,都是向著希望邁進的一步。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大家對脊髓損傷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歡迎大家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如果你有任何關于脊髓損傷的問題、經驗或想法,都歡迎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共同為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