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起初交代了一種科研產品“Dcmini ",有關“Dcmini "的作用則與精神治療有一定的聯系。它能使患者乃至一般的普通人在自己的夢里完成現實里做不辦的事,實則這就是精神上欲求的滿足。而人們在夢中的與現實中的興奮點是等同的,或者說夢中的興奮點還高出現實外的,這就引出了后面的發展,儀器被偷,落入最后的大boss手中。
原先該儀器本來的用途是通過監測患者的夢,挖掘出患者的存在問題,進而治療。但儀器被盜,該儀器本身還存在著一些缺陷,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個人與個人的夢就開始了疊加,夢中的場合糅合在一起,這種缺陷也把夢的主人聚集到了同一個空間里。
而故事也圍繞精神醫學研究醫師千葉敦子,天才科學家時田浩作,警察粉川利美等主角展開。主角奔走在現實的假象與夢的真相之間,每一次的實踐,實際都是自我發現的過程,而里里外外的地方都不在是藏污納垢的場所,虛假,惡心與欲求在夢中表現得完完全全。
本片交代的所有主題都與“夢”有關,而“夢”的本質性東西正是導演今敏所要揭示的。那何謂“夢”的本質內核呢?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中,他提出“夢是一種潛意識的精神活動”,也就是說本片都在表現影片人物的真實心理世界,站在“夢”的角度上釋放出人物在現實中隱藏起來的真實人格精神。
而“潛意識”其實就是個人的原始沖動和各種本能以及這種本能所產生的欲望,而這些都壓制在現實道德以下,也就是說,他們實則在現實表象上是虛無的。這也就是電影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導演把看不到的呈現出真實,所以也就有了外在的震撼,這震撼的對象即是我們。
千葉敦子---paprika
女主角在現實中的形象是一名精神研究醫師,而她在夢中的形象則是年輕可愛的paprika。其實,從潛意識層面分析,現實中的千葉沉穩,遇事冷靜,本身散發的氣質是比較冷峻的。而在夢里的paprika則可愛,古靈精怪,與現實中的千葉完全相反。不能不說,其實在千葉的內心深處,她的意識是附屬于paprika的性格的,這可能連千葉自己也不知道。而本片主要講的paprika。當小山內,粉川,時田的夢交織到同一個空間后,paprika就顯示出骨子里的善良,試圖將他們從本身潛意識里的困境解救出來,在對抗最后的反派boss時也是義不容辭的。現實里的千葉也有些依附與paprika的善,比如想要揪出幕后兇手的一系列行為。從這點上,她們是共通的。
小山內的隱藏面
小山內在現實里和千葉同樣是名研究人員,但他悄悄愛著千葉,卻不愿將這種愛給講出來。他知道千葉愛的是時田,囿于道德的壓抑,小山內明白自己是不能這樣做的。但這種意識很強烈,而這種意識也漸漸游走在他的精神深處。終于在Dcmini 的作用下,他進入夢境,與反派boss攜手,想要控制夢中世界。這時,小山內的意識被釋放,在夢里,道德法則都是荒誕的產物,他就是想將千葉據為己有。當他抓住paprika,將她的表層撕裂開后,露出的是千葉的面容,這才是他的目的,小山內流落于自己意識里的欲求,只是為了得到千葉。當然,他并沒有得到千葉,小山內最后死在了夢境中,死在了粉川警官的槍下。影片還是站在了正常的價值觀上取舍了糟糕一方的生死,即使說潛意識里的沖動欲望是客觀的,但轉化成行為里的就不再符合客觀了,那就是一種現實里再現的非道德操作了,正常的人們當然不希望偏向情節惡劣的那一方。
有電影夢的粉川警官
粉川警官的夢偏向于柔和面,他一直都在尋找困于原來夢想的解決途徑。在夢境里,當paprika出現以后,粉川表現出對paprika的愛慕之意,而在夢境中,paprika也在幫助粉川找到那條途徑,paprika充當的角色就是一名引導者。粉川潛意識中的東西是讓他不安的原因,這也引發了他本身表現的羞愧。電影中有一個場景:粉川在夢境里追著一名兇手,那兇手逃之夭夭,留下倒地的受害者,這場景在粉川的夢里重復地出現了一次又一次,其實這也是現實中的一個未解決的案例,在夢中出現,把粉川作為警官未破案的焦慮更加地凸顯出來,也試圖讓粉川思考當警察的意義。在剛開始出現的第一次場景里,受害者和兇手的臉是模糊未現的,這里粉川焦慮不安的就只是最淺顯的。而第二次出現的場景中,粉川看見了兇手的臉,這加重了粉川的焦慮不安,原來是自己殺死了受害者嗎?他害怕了。在第三次的情景再現中,粉川警官又一次拿著槍追著兇手,這一次他看見了倒地而亡的受害者的臉,這一次,他更加震驚了。導演并未直接地把粉川背叛同伴,放棄夢想的點直接放在電影的最前面,粉川慢慢在夢中歷時的過程中,他自己漸漸明了自己既是導致夢想破碎的兇手,又是渴望再次得到夢想的受害者。夢境里的象征原來是現實的煥變表達,看到這,導演對“夢”與“意識”的見解已經超越了一種程度,這里就是很好的體現。粉川最后鼓起勇氣對曾經不敢再碰的電影握手言和,于是乎買了一張電影票,電影就此結束。
反派boss的腿
現實中的boss是癱瘓的,正如意識中的世界是欲望滿足的天堂,在夢中,boss的腿是完好的,并且由樹干的力量支撐。現實或許給了他太多的不盡如意,在夢里,他的欲求就更大,達到想要操控整個夢世界的程度。電影刻畫的這個人物可恨的同時又極力刻畫了他的可憐,這無疑是電影中的最大的一處對立面。其實大多數人在電影的開始就應該猜到幕后兇手是誰,在現實里表露得越是可悲,潛意識的渴望欲望就越恐懼,至于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是人之常情。沒有那種可以脫離這常情的人,即便脫離了常情,那人也必定缺陷,這就是自然的法則。而大 boss的結果也是在預料之中。
PS:有關本片的導演,天妒英才,享年四十六歲。如果說宮崎駿是童真美好的代名詞,那今敏則是精神治愈的使者,一個致力于最初的善,而另一個則是深挖精神世界的本質,他們都無比偉大。兩人也都有個人的知己,宮崎駿的作品離不開久石讓,而今敏的作品則離不開平澤進。本篇文章選取了《Paprika》的主題曲---平澤進的作品,只有結合了電影,才有可能理解今敏眼中的世界,才能明曉他構制的夢與意識的關系。
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