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1月30日 陰
01.
生活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而死亡又離我們有多近。
上次和一個朋友爭論起這個話題,還是考試剛結束,我們談到未來,是考研還是工作的時候。
被問起為什么不考研,我其實想過很多理由原因,但最后真的發現只能說一句——生活所迫。
那個同學很不屑,只說了一句:“哪有什么生活所迫。”
想來他一定是把我這話,當成了借口,心里或許還在嘲笑我懦弱,想什么卻又不敢去做。
擱在以前,我可能會和他好好探討一番,可那天心情卻是有些沉重,我們的對話以我的一句“只是你并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生活罷了”而告終。
因為沒多久前,和高中時關系特別好的一個同學聊天的時候才知道,他母親罹患乳腺癌,幸而手術很成功,現在人也在康復治療中。
但現在他每天心都是不安定的,因為他無法得知,癌細胞是否已經轉移,而他母親的病會不會突然復發。
這種徘徊在死亡邊緣的焦灼與恐懼,是真正的生活賦予我們的,沉重且痛苦。
所以我說,真正的生活必然是和死亡打過照面的,那些從來只見過世界溫良生活平順的人,應該是無法懂得生活所迫是個什么境況。
02.
僅僅是見證過另一個人的死亡,看過我們身邊人溘然長逝,就已經讓我們感受到生活里無法承受的惡意。
如果這種和死亡共舞的機會降臨到我們自己身上時,又有多少人能夠坦然面對。
在看《人間世》之前,我自信的認為,多少對于死亡這件事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后來發現,是我把死亡想得太簡單,而生活遠比我意料的殘酷。
一開始,我其實無法理解,這樣一部以病痛為主旋律,甚至動輒和死亡并行的紀錄片,為什么要用“人間世”這樣一個名字。
畢竟,人世間姹紫嫣紅,夏有涼風冬有雪,縱是美好背后總有陰暗,但應該也是歡喜多過悲痛的。
可在我看過前幾期之后突然明白,策劃者想要表達的應該是“這也是人世間”的意思。
人世間有諸多美好,但那些病痛苦難折磨,卻也是凡塵俗世的一部分,骨肉相連難以剝離。
這就是人世間,有人笑的地方就一定會有人哭。
03.
看第一期“煙花”的時候,是全程飆淚的。
就是不能理解,人來這世上走一遭,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磕磕絆絆,為什么有的人含著金鑰匙出生,生下來就站在終點線上;有的人卻連生存的權利都不敢奢望,戰戰兢兢地走著每一步。
中國人喜歡用“懂事”來形容好孩子,但太懂事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悲哀。
第一集里出鏡的每個孩子,都格外的懂事,杜可萌,蔡炫安,王思蓉,劉子涵......
其中劉子涵更是只有9歲,但看起來卻是人小鬼大,成熟淡定,片子開頭有一段鏡頭,說取骨刮除腫瘤,然后把骨頭放回去縫合傷口,聽到這里我都得按下暫停鍵,深吸一口氣才敢繼續往下看。
可劉子涵面無表情的說道:“誰出來都是這個樣子,沒有辦法。”
那種帶著些看透世事的淡然,在這個年紀這樣瘦小的身體上展現出來,只能讓人感到莫名的幸酸。
“人生就像打撲克,如果不是足夠幸運,總會抓到幾張爛牌。”
“寧愿斷腿,寧愿傷痕累累,只要有命在,一切都不成問題。”
看見這些勵志語句,我不敢相信杜可萌真的只有十四歲,她在鏡頭下教大家怎么用手綻放煙花時,笑得那樣燦爛,絕難看出她是一個骨癌患者,正經歷著無以言表的巨大折磨。
04.
杜可萌是第一集的旁白配音,明明很沉重的主題,在她略帶俏皮的四川話講述下,觀眾的心情竟也得到了些許平復。
我對她講述安仔的那段,記憶最是深刻。
小胖子蔡炫安,出現在鏡頭里的時候,我甚至一度以為這是一個被父母寵慣的孩子,想著法子吃一些對身體不好的食物,只為滿足口腹之欲,讓母親白白惱怒擔心。
可后來發現,安仔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當他躺在病床上不停的問他媽媽:“頂不住怎么辦,頂不住怎么辦?”
因為他答應過,要照顧好媽媽,可這一身的病痛不允許,他害怕自己頂不住之后,沒人照顧自己的媽媽。
看到這里,眼淚真的無法控制,那么小小的一個生命,承受著人世間最大的痛苦,還要強顏歡笑,安慰自己的母親。
安仔,最終沒能度過這個新年。
他曾經的幻想,安上美容假肢,背上書包回到學校還能繼續和同學朋友們玩滑板,最后變成永遠無法實現的夢。
生活里沒有什么奇跡,安仔走了,但留下了他的眼角膜,讓自己的生命在另一個孩子身上得到延續。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有些人,縱然經歷生活的百般奚落,苦痛折磨,但看待世界的眼神,依舊是溫柔的,便如安仔一般,始終守護著心底的那份美好。
05.
生活的底色是悲涼的。
但人世間多得是與生活抗爭的人,他們為了生命的延續,不顧自己的性命生育下一代;他們和病魔斗智斗勇,只為自由呼吸;他們和癌癥,和各種各樣難以治愈的疑難雜癥一決生死。
他們只想要活著,哪怕是不那么好的活著。
《人世間》之所以戳心,正是因為那種從人性根源出發的求生欲,讓我們直視血淋淋的生,才有勇氣面對血淋淋的死。
中國人對于死亡從來是諱莫如深的,但現代社會卻把“不懼死亡”的思想過分提升到了一個過分高的地位,反而掙扎求生也會成為一個難以啟齒的事。
悲者不信生,愚者不信死。
那些在影片里,在生活中,在大大小小的病房里,為了生而同死神殊死搏斗的人們,是畏懼死亡的。
因為他們很明白,一個人的死亡,便是一個家庭的缺失,是夫婦,親子,兄弟姐妹,朋友同學等等一系列社會關系的崩潰。
沒有人真正敢于死亡,除了那些比生命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