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之前我發了一條朋友圈自嘲,內容為傻,而配圖是一張穿新衣服的背影。
我很久沒有發過朋友圈,也很久沒有穿過新衣服。相隔已久,生疏無比。
我反復點開朋友圈期待著出現那個數字,但它并沒有出現。反復調整坐姿怕弄壞了衣服,但它終究會與嶄新背離。
我變得自卑,恐于社交,有人因為疾病花光了家里的錢財。
我變得膽怯,怕于金錢,曾在它之上跌了那樣一大跤,不重不輕,似乎剛剛好,卻足以將另一種性格嫁接到一個人身上。
錢不是無所不能
我生活在一個白手起家的家庭,曾經窮到極點過,后來也富到巔峰過。來來去去,我們又將回到原點。
父母因為苦過,方知賺錢不易,錢財之至。但那個時候的我不但不理解,還在大把揮霍。
為了成為女孩子該有的樣子,在當時我也會買很多東西。
并且自以為自己的思想都是正確的,每當父母在我面前提及錢,我只用一句話反駁:不要老是提錢,錢是萬能的嗎?錢能買到夢想?錢能買到快樂嗎?
他們總是因此不再說話,反而是眺望遠方。
當時的我厭倦被利益充滿的家庭,父母眼中只有一個字,我認為的他們,那樣膚淺。
但真正膚淺的那個人是我。現實告訴我這一切,時間告訴我這一切,內心也告訴我這一切。
夢想與快樂是生活的調味劑,沒了這兩者你還能繼續生活下去。但你想過嗎,若你錢財兩空――你所能想到的結果,一定還不是最糟糕的。
沒錢,萬萬不能
今年的我16歲,將至17。我走過的路還不長,看過的世界也不多。但我所行的每一舉動都離不開錢。
現在的我坐在房間里,眼前是手機,邊上是書桌,書桌上零散擺著學習上的必需品,外加一些因“以貌取物”的心買來的物品。
其中所需錢之處,不必多言,方可意會。
如果一個人因為貧窮淪落街頭懷揣快樂與夢想,他又憑借什么發揮快樂的價值與夢想的意義。
快樂的價值,是你愛人且有機會被人所愛。而不是一無所有地在街頭看著冷漠著的那份人來人往。
夢想的意義,是使你不斷奮勇地前進的目標,而不是使你可憐地停滯在某個暫時的處境不知去處。
空有四字,自以為是一種擁有,實際一無所有。
“給不了利益,你就離開”
在我生命中出現過一個人,在我和她有利益來往的時候,我們關系甚好,互道姐妹。后來我是真的動了真情,視她為友。在我進入醫院的兩個月里,她知道醫藥費的巨額讓這個家一貧如洗,她也自知我無法再購買她的東西。
出院后的日子里她漸漸地不回我消息,直到刪除,再到最后的拉黑。
對方不是你的好友,對方拒收了你的消息……
重感情對我來說不曾是件好事,我花光了所有的心思走出這段關系,最終失敗告終。
支撐我,陪伴我走過那段時間的是一個人。它叫時間。
直到現在我依舊沒有完全走出來。
也許她怕一個人生病的壞運氣傳染,但真正的原因僅僅因為我再也給不了她金錢上的多給。
原因只有一句話,卻字字諷刺。
這是現實,早該認清。
那時的自己寫了四千多字去挽回這段關系,微信刪了就去微博,字數太多微博私信發不出去就復制到通訊錄再截圖發給她。后來她一字不語把我微博也拉黑了。
其實我都知道,她心里多想對我說一句話:給不了我利益,你就走,走得越遠越好。
那個曾經說錢買不了快樂與夢想的自己,那么現在呢
在這個網絡化的世界里,輕輕一動手就有你想要已久的東西,只要你有錢。
在這個現代化的世界里,你可以通過任何方式提高生活的品質,只要你有錢。
在這個現實的世界里,你不能沒錢,親戚關系會因此疏遠,朋友關系會因此變淡,陌生人關系會因此厭惡。
現在的我,打破了謊言。現在的我,認清了現實。我很遺憾,也很慶幸。
這一路以來,經歷了社交恐懼,經歷了貧窮,經過了疾病,經歷了……
但這些都還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
從不諳世故的女孩變得孤僻,這是浩劫也是恩賜。
最后但我只想說:
健康永遠排在第一,而金錢,一定緊隨其后。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健康地擁有自己想擁有的,而得不到的都有能力去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