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兒童節,看著朋友圈里的大寶小寶們開心著難得一天集體的狂歡,心里很有些感觸;同時,今天也是我在簡書寫作恰滿20天的日子,有很多關于寫作的感悟,想和你分享;而且,再過一天,就是關鍵的第21天;最后,向你請假五天。
一、林徽因和小王子
在今天的集體狂歡里,看到了很多朋友的懷念,單純而美好。
每個人的心里,也許都住著那個童話里的“小王子”,盡管我們生活在一個大人的世界,但我們一直還保存著那顆少年的赤子之心;或者,當我們懷著愛看著我們的孩子時,我們就會重現這顆少年的心。
林徽因在兒子出生時,寫過一首很美的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
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
那娉婷
你是
鮮妍
百花的冠冕
你戴著
你是
天真
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
你像
新鮮
初放芽的綠
你是
柔嫩
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的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
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
是暖
是詩的一篇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的,你就是人間的四月天。盡管現在已經是六月一號,但少年,那又怎樣。
小王子,系著圍巾,等著狐貍,懷著滿滿的愛。
小王子說,我畫過一頂帽子,但大人們不知道我畫的其實不是帽子。
那么,你呢,少年?
其實,每個作者都在畫著一頂這樣的帽子——我們想讓人看見,我們又怕讓人看到;我們很珍惜這頂帽子,我們又常常將它束之高閣。生活在大人的世界里,我們這些還懷抱著初心珍藏著“童心”的大孩子們,正在用筆,向未知的世界,證明著自己的存在。
二、20天簡書寫作的收獲
今天,是我在簡書寫作恰滿20天的日子。
20天前,因為自己通過跑步跑去了跟著自己五六年的脂肪肝,希望在朋友圈分享,但朋友圈的文字存在形式又很難滿足我的需求,于是便發現了簡書,開始了美好的簡書之旅(再見,脂肪肝君~)。
在20天的寫作過程中,我遇見了很多很多,比如很多很多真誠的簡友真誠的你,比如收獲了第一個喜歡、第一個評論、第一封簡信、第一次贊賞,比如第一次參加征文(從心,遇見幸福| 一次可以朗讀與聽見的心理專題征文),第一次文章被推上首頁(情書|終于等到你,從心遇見你)……
所有一切,都是遇見,在這里遇見,在我們簡書這個大群體里。
簡書的口號是:簡書,交流故事,溝通想法,一個基于內容分享的社區。
我的想法是:大道至簡,我寫我書。
剛開始,其實我在簡書里一直在寫著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寫,怎么開心怎么寫。寫自己的確很重要,不過后來發現,其實還有讀者。也只有當讀者和你合為一體的時候,你的內容分享才有了落地的意義。
再過一天,就是非常關鍵的第21天了。在心理學中,有一個“21天效應”:一個人的動作或者想法,重復21天就會成為習慣。其實,從開始寫簡書的第一天開始,我也一直在期待著這一天。
不過,在即將邁入最后一天的日子里,要先暫停這次的21天,等待下一個的21天重新開啟。在此,要向你請假,請假理由如下:
三、歸來仍是少年
最后,來點題。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兒童節,怎么可以少了這樣一顆充滿信心與希望的少年的心。
在第20天的日子里,在兒童節,向你請假。
因為要遵醫囑,休息五天,休養眼睛。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傷也。
古人的很多如真理般的大白話,現在已經很難進入我們的視野了。我們一直說要身心合一,事實上卻一直在身心分離,比如熬夜,比如亢奮,我們都有,唯獨缺少的,卻是平靜。
文章雖好,身體第一;
事業雖好,身體第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但沒有了身,又哪里來的心?
有一位朋友在今天對我說:
對你自己來說你是全部,對家庭來說你是支柱,對單位來說你是人手而已。
所以,從發完這篇文章開始,我決心讓自己休息五天。
希望,五天后,歸來仍是少年。
希望,五天里,盡量離開屏幕。
希望,得到少年們的監督。
少年們,哎,說的就是你,現在在屏幕前的你,
愿你,
六一快樂,天天陽光,天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