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
我發現,在生活中,有這么一種現象,很多人習慣選擇坐后排。當然,我也沒能幸免,不管是平時上課,還是,去聽講座,只要后排位置是空著的,那么他一定是我的首選。就算平時上專業課,總是習慣性地默默地走向了后排了......
《座位》
于是,在日常聚會中,你留意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后排的位置總是先被坐滿。開會發言,也總是等別人講過了自己在說。這點兒深有感觸,特別是小學生的時候更是不敢發言,執行任務,老是希望別人挑頭,自己跟在后面隨大流。這是為什么呢?
相信大家都是相同的心理:坐在后排座位不會被人注意,在心理上會感覺到輕松一些。開會等別人講過了自己再發言,可以隨聲附和,以免說錯話。執行任務讓別人挑頭,勝則有自己的份,敗則無責任。真是一語道破。
我們只知道后排座位有許多好處,卻不知后排座位還有一個要命的壞處。古往今來,沒有個杰出人物來自后排,因為后排座位會讓一個人變得平庸。
《座位》
當然,也許會有人說,后排座位其實是一種低位意識,是一種謙虛的表現,如果每個人都爭先搶后的搶座前排,謙虛的沒得不就淡然無存了嗎?
我想說,真正懂得謙虛的人知道,通過謙虛,他可以得到更有利于去的成功的社會環境。因此,謙虛的真意不是消極逃避,而是善于學習,是一種更聰明的前排意識。
對于我這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把“搶座前排”當做職業生涯中的一個規則來實行,在每一個細小的行動上讓自己引人注目,置身于一個顯眼的位置,可能會感覺不自在,但正因為如此,我才能拿做好的表現,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
謙虛的目的是為了爭取成功,因此,前戲是一種值得贊美的德行。而謙虛之所以受到贊美,恰恰說明他處在一個顯眼的位置上。
相信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