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元啟漸漸被心魔吞噬,帶著復雜的心情探望蕭庭生,然后他們有了這么一段對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老王爺對元啟說:“凡我皇室子弟,從最初的啟蒙開始,到后來自行建牙開府,期間念的書、學的道理其實都差不太多,可最終的結果卻總是龍生九子,品行各異。你父母的所作所為肯定會影響你的境遇,但是你相信什么,看重什么,想做什么樣的人,唯有你自己才能把握。”元啟似有所動,問道:“境遇變了,性情就會變,性情變了,本心還會不變嗎?”老王爺回到:“一個人本性若善,縱然是裂獄歸來,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
《瑯琊榜之風起長林》終究是頂住了續(xù)集的有色眼光,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而我認為,作為每年產量巨大的國產劇市場,我能看到至今36集還能每位演員演技、情節(jié)、傳達的精神都在線的劇著實不易,不能說它沒有瑕疵,可是瑕不掩瑜,它是值得肯定的高品質國產劇作品。
今天排除對這部劇故事或者人物本身的評論,我想談談本心。或者說,這是我看這部劇想到的最多的一個詞,是我理解的這部作品想要傳達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影響。
蕭庭生本是秘密保下的前太子的遺腹子,生長在掖幽庭,舉家被滅,本有可能被仇恨之心占據(jù)走上復仇之路,可他卻在臨死之際說出三大幸事,其中之一便是幸得解救,師從先生。他記住的不是痛苦的經(jīng)歷而是美好的幸運。這讓我想到本心。
蕭平章,罪臣之子,收養(yǎng)于長林府,他隱忍、沉重,也許和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是養(yǎng)子脫不開關系。可是他更加知道老王爺對他視如己出、真心愛護的心更珍貴難得,他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的故事后,也并未沉浸在上一代的恩怨中,他選擇相信自己今生感受到的,他守護父王、守護弟弟、守護妻子,更守護長林世子的責任擔當,保家護國,死也要死在戰(zhàn)場上。這也讓我想到本心,這樣的英雄,何須問出處。
還有幾個配角,比如荀飛盞,本是旬氏家族得力大將一枚,可是遵循正義的本心,幾次三番與親叔叔當面對質,不惜被梅婷飾演的太后惡語指責也要捍衛(wèi)自己心中堅信的正義。這也讓我想到了本心。還有梁帝的那兩聲“哥哥”,也在告訴我們他是萬人敬仰的皇帝,但他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一個人。這些真實存在他血液里的人性就是他的本心。
然后,兩個大反派,一個濮陽纓,一個元啟。目前還不知元啟是否最后會回頭,但是濮陽纓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關于本心被噬執(zhí)迷不悟的反面教材。當年他同胞哥哥入選夜靈子,他資質很好也很努力為什么沒入選,我想也是向我們傳達一個信息:本心永遠比才能重要。
而元啟,我多么希望他能回頭。我多么希望老王爺?shù)哪切┰捘茏屗盐颍茏屗靼?b>你控制不了命運給你的苦難,可是你可以控制偏離最初善良的本心回到正軌。
最后,蕭平旌,長林府的二少爺,我們的主角。他是父兄呵護下驕傲、不拘小節(jié)的將門虎子,威風逍遙,他的智商和謀略不僅強大還帶著天賦,讓元啟幾次承認愚鈍之人再刻苦也不及他幾分之一。但是,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很快他開始經(jīng)歷他的數(shù)個劫難,長兄為救他去世,好朋友(未婚妻)無法面對,梁帝去世,邊境危機,打了勝仗卻陷入兩難,父親去世……這一系列變故,似乎隨時都可以把他打垮。可是他沒有。當我看到老王爺在他臨去邊境時,對他說:“從今天開始父王相信你所做出的任何決定,不管是長林軍,還是你的心。你今后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不是因為你大哥的期許,更不是因為你父王的執(zhí)念,而是因為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這份決斷和擔當。”時已淚目。而后他凱旋歸來卻陷入困局,依然是曾經(jīng)嚴厲的父親如今卻輕拍他的臉對他說:“我知你身體疲累,可心里更累,好孩子,先不要急著上朝,在家里多養(yǎng)幾日。”更是感慨,有個好父親真的很重要啊。所以經(jīng)歷再多劫難他也非常堅定的在守著本心。
當老王爺知道旬氏家族召集一眾朝中大臣準備集體彈劾平旌時,對荀飛盞說的話也讓我動容。因為真心擁護帝國家園,他衷心的守著自己的本心:“長林之重,不在權位、不在富貴,更不在處世圓滑、安身立命,長林之重,重在保境安民。”他不愿拉攏任何朝臣,哪怕對他來說其實很簡單,因為他不愿把黨派之爭放到家國之重前面。朝堂上戎馬一生的老將軍和唯一的兒子兩個人和滿朝文武對辯的場景看的我心疼不已。
我也是到了如今的年齡,才明白,每個人的一生哪有什么永遠的一帆風順、驕傲瀟灑,哪個人逃脫的了命運的幾次三番的試煉。可是我想哪怕是一部電視劇,它也想告訴我們,即使這一生要不受控制的經(jīng)歷大風大浪、大災大難,可是我們還有可以控制的,就是我們的本心。
但愿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本心,守住這份本心,無懼苦難,珍視擁有的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