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龍那極具標志性的臉,讓這部勵志片好看度增加了不少.
洛奇一個有潛質的拳擊手,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個蹩腳貨,和拳王對壘,雖然最后他被裁判判定輸掉比賽,但他在臺上堅持到了最后,雖敗猶榮!
據說洛奇是勵志片的開山鼻祖,而勵志片也是美國電影的主旋律.
這部片子情節較薄弱,最打動我的是;洛奇在比賽前一晚上對女友說的話;我打不過他,我這是在開玩笑,我不是這個家伙的對手…..我輸了也無所謂….如果我能打滿全場,當鈴聲響起,我還站在場上.我這輩子將第一次明白一件事;我再也不是個蹩腳貨.
沒有在比賽最后的階段搞出女主角驚現場邊,男主角原地滿血復活的橋段,是本片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7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開啟了勵志片的春天,到今天勵志片已經陷入固定套路,小人物不得志,努力奮斗,再三受挫,堅持到底,成就夢想.但《洛奇》沒有那么多的熱血沸騰,就連最后的決斗也是草草收場,有的只是平淡的生活故事,洛奇與朋友,戀人,晚輩,同事的每一出戲都讓人感同身受。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位老教練,他很勢力,對洛奇這棵好苗子既喜歡又痛心,洛奇不好好打拳,去幫黑社會收賬,老教練明知洛奇打不過拳王,還是拉下老臉去求洛奇同意他來當經紀人,以期望能夠幫助他。這是一個刻畫的很好的人物。
總的來說,這部片子簡單,勵志,而且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