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
tvb舉行了隆重的慶典;請許多老演員回巢拍戲;拍攝經典劇目續集......好像鉚住了勁要重現往日雄風。
不可否認,tvb是幾代人繞不過去的記憶,他隨著香港影視業的黃金年代,風暴般的席卷了全亞洲的電視觀眾。在沒有影視專業的情況下,靠自己演藝培訓班創造了許多像劉德華、梁朝偉一樣的天皇巨星。
tvb 五虎將
或者說,tvb助推了香港影視的黃金年代形成。
可是如今,面對日漸式微的tvb,我們不禁要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段子與表情包組成的配菜?
許多90后的最初的人生觀,甚至都受到tvb劇集的影響。有一位網友留言:小學時,看完《律政新人王》后,想要成為一名律師,做個專業又有正義感的人。
《律政新人王》
可是今天,大家在社交網站上用到tvb的地方,是用經典臺詞調侃,用表情包互懟。搜索引擎里打入tvb,出來最多的詞條是“tvb表情包”。
不同劇中反復出現的“公雞碗”
夸張的表情和臺詞,經常背做成表情包
近幾年,內地影視賺取了觀眾的眼緣。比起tvb,內地更長的制作周期,也讓劇情更嚴謹有說服力,臺詞更考究有質感。
在內地影視的沖擊和對比下,tvb流水線一樣的產品,明顯失去了寵愛。好像在今天的娛樂市場,tvb不再是備受期待的主菜,而是偶爾調味的配菜。
情懷與記憶是唯一賣點?
tvb在他的半百之年,推出大熱劇續集《溏心風暴3》,臺慶劇《跨世代》,名字讓人很難不聯想到當年最歡迎的《創世紀》。
《溏心風暴3》
《夸時代》
《創世紀》
不難看出,tvb在有意提醒觀眾,你們當年喜歡的人物和劇情在我這里,把經典從記憶里翻出來,讓觀眾再感動一次。
現在的90后觀眾會揣著十年前看劇的熱情,一次次買賬。套一句流行話:看的已不是劇,是十幾年前的自己。
畢竟,情懷永不棄。
50歲,是否到了回首時?
與其說tvb在回首,在懷舊,不如說tvb在適應,在被迫無奈的妥協。
tvb并非不能產出新劇和新面孔,只是這些新的東西,已經不能像當年一樣,瞬間得到觀眾的喜愛。
tvb最大的財富,不再是它的“快、靚、正”,而是它曾經給觀眾創造的“記憶”。
于是他們無奈的拿出陳舊的劇服和道具,打掃打掃,再次出鏡。
有一部香港電影叫《每當變幻時》,影片展示了一種香港精神:“順應潮流,順應局勢。” 香港人是很有韌性的,也是信奉叢林法則的:無論環境怎么變,他們總能找到適應的辦法。
《每當變幻時》劇照
今天tvb不停的用老面孔老劇情,是對觀眾口味的一種適應,或許也是對自己如今處境的一種適應。
雄霸香港影視半個世紀的tvb,在香港仍然是一家獨大,現在也擔負這振興香港影視業的擔子。
近年的表現也也已看出tvb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不過作為老牌影視行業,50歲,是否已經到了暮年,我不敢說,希望tvb能繼續求新求變,再創輝煌。
tvb50周年臺慶?
祝這個帶給我們無數感動的老藝人,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