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前參加了“貓群寫作營”打卡活動,交200押金,每天寫800字提交,打卡9天以上押金退回,并且每天有人點評。其實“貓爺”不是在賺錢,而是通過組織這樣的活動“督促”大家成長。
我自己6月開了公眾號說要練習寫作,但是總是因為工作忙等借口時不時才寫兩篇,因此也想通過這個活動“逼一下”自己。
通過這10天的寫作,真覺得有些事你只有去真正做了才知道它的不容易和它的好!
說說我10天的幾點感受:
1
比你優秀的人真的可能比你還努力!
在寫作營的中,我有時寫到晚上12點,按時交稿,覺得自己努力了。但讓我吃驚的是,一些群友,她可能家里事比較多,有孩子要照顧、要加班…..有的同學竟然寫到凌晨兩點然后交作業,而點評官因也是有自己正式工作要做,也為了完成大家的點評晚上工作到很晚,或者起得很早來給大家做點評!其實她們原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
而我相比是比較輕松的,6點下班吃完飯就可以有空檔時間了,沒有其他有家庭的人那樣太多的干擾。我想我要是像她們那樣,白天要上班,回家家里兩個孩子要照顧,還有時間堅持寫作嗎?我如果加班到晚上12點,我還會想寫嗎……可能很難做到她們那樣!
因此我被這一群努力的小伙伴震撼到了——永遠都不要懈怠啊!因為真的是有很多比你年輕、比你有錢,比你優秀的人都在拼命努力!
而現在這個社會,用李笑來老師的話說:你在20%甚至在1%之后就是落后,就會被淘汰!
2
公眾號的成功背后有辛苦的努力
寫作營之前,有時看別人公眾號的成功,覺得主要是別人文筆好、有專業的技能知識等,但我寫了10天后,感受到這背后還有鮮為人知的辛苦的努力!
一般來說,我寫1500字左右要花一個半小時,排版還需點時間,前幾天10點開始寫作常常弄到12點交作業,12點半才睡。這其中還是比較辛苦的,在第6天時我就病倒了!而寫到第4天第5天感覺就沒太多東西可寫了,需要去看書補充…..而文章當天就要發,那種壓力……而我這才10天!真覺得公號作者的不容易,特別是業余做公號且每天持續更文的人,對他們有了更多的敬意!
那些持續更文100天、持續更文1000天的,真的付出了一般人做不到的努力,而不容易背后,他們獲得一點成功不是很正常嗎!
3
寫多了才會寫得好
寫的前三天腦海里是有素材的,但因為不常寫,語言組織起來是比較慢的,通常要花1個半2個小時,但多寫了幾篇后,就發現自己思考和組織語言就比較快了,有的天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自己也明顯能感覺哪些文章寫得好,哪些寫得不好。
之前看著別人寫的好的文章,總是“臨淵羨魚”但沒有“退而結網”,或者即使在寫作了,與別人相比差距很大,不免有很多挫敗感。
現在我自己寫作幾天感受到自己的小進步后,知道了寫得好是一步步積累出來的,別人寫得好也是寫了多少年很多篇寫出來的!我們有時總是妄想拿三天的努力比別人三年的努力的成就!
如果你也想提高寫作,那么就開始寫吧!雖然我現在還寫得不好,但我相信寫得多了自然寫得好!有些事只有去做了才知道!
4
寫作有助于觀察、思考和總結
在寫作中,發現之前有很多感觸想去寫,但因為“忙忙忙”而一直未寫,結果現在去回憶有的竟然回憶不清楚了、回憶不起來了。有的昨天還記著的,而第二天就忘記了。而寫作可以把當天或者近兩天的感觸、靈感等記錄下來,這是豐富生活的一種方式。因為如果我們不記錄,當我們會想上周發生了什么、上個月發生了什么,去年發生了什么,竟然完全回憶不起來,而如果有寫作,那么哪天翻回去,還能看到一些印記。
這幾天的寫作還讓我慢慢建立起思考和總結的習慣。當遇到有點感觸的人或事,我就會想可以通過三點寫出來嗎?這個和之前的什么是有關系的?和什么是說的一個道理?他為什么這么說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更多的觀察、思考和總結。
有大學生問著名作家畢淑敏: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畢淑敏回答:人生本無意義,意義是活出來的罷?(大意)
放在寫作這兒理解:只有我們去行動,真正開始去寫去記錄,去觀察、思考、總結,生命才會更有意思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