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天氣 陰雨
坐標:上海
剛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真的就是“問號臉”,請問水稻和手機有什么聯系?具體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兩方合作從去年就開始了,而且應該已經展開合作內容了。
華為與袁隆平院士領導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建立農業物聯網全球聯合創新中心,將聯手打造面向全球農業領域的“農業沃土平臺”,加速推動以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云計算技術等為支撐的智慧農業4.0的發展。信息化技術讓農業走向智慧時代,并稱其為農業4.0時代。在這個過程中,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空間。
手機目前是集齊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熱門技術的一個集成產物,所以手機研發中需要加入大量這種交叉性強的技術。
這個時代,一個行業或者方向想要有發展,肯定要考慮到時代背景——信息化是趨勢。因此農業也不例外。
袁隆平,我們敬稱為爺爺,網上對他的高度評價有很多,簡短地找了幾條: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饑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袁隆平,就是那種一生執著于一件事的人,而且做出了偉大的成績,為全人類造福。
華為和袁隆平結合,能有何化學反應呢?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想通,可能是我道行不夠吧。
然而,就在1月8日晚上華為官方卻否定了這一消息。
針對網絡上出現不少關于“華為宣布與袁隆平公司合作培養水稻”的消息,華為方面表示,該消息不屬實,華為沒有任何從事水稻種植業務的計劃,也沒有發布任何與此相關的消息。過去幾年,華為通過提供ICT技術使能土壤數字化,助力鹽堿地改良,推動以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為支撐的智慧農業發展。華為是技術提供者,也是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華為指出,當前,傳統行業面臨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華為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打造ICT領域技術優勢,使能客戶數字化轉型,不會進入不擅長且沒有優勢的行業。
好吧,我再一次“問號臉”!根據官方說法,可能我們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畢竟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是推動很多行業快速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