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科學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說是要回家自己做一個桿秤。我準備先找來做桿秤的桿子,媽媽提議說:“筷子可不可以呀?”我搖搖頭說:“不行,筷子太短啦。”我的眼睛朝邊上一看,“咦!那個可以嗎?好像是風箏的桿子,應(yīng)該夠長吧?”媽媽看了眼我手里拿著的桿子說:“這個好!非常適合做桿秤只不過有一點點長,我們剪掉一點吧。”不等媽媽說完,我就已經(jīng)動手做了起來。拿起剪刀找個適合的長度,咔嚓一下把風箏桿子剪成兩段。“桿子做好了,還需要什么呢?”媽媽疑惑地問我。我說:“還需要一個碗,一個繩子,一個秤砣。?
? ? ? 碗我們已經(jīng)有了,繩子也有了,問題就是秤砣用什么來代替呢?老師說要用螺母做秤砣。可是我們家有大個的螺母么?”,“你去工具箱里找找,也許會有呢。”我把工具箱翻了個底朝天,就是沒有看到大個的螺母。“好像沒有誒。”,“那你再去找找,還有什么可以代替的。”我又去工具箱里找,就是沒有看到一個可以當做秤砣的東西。我好像想起來,床上的掛件可以當做秤砣。我立馬去床上找,果然有。“這東西真合適。”媽媽說。
? ? ? 我們用螺絲釘在碗的邊緣上,平均分三個間隔打上三個洞。把繩子繞進去,再綁到秤桿上。我們再用繩子做了個支點也綁上去。我們把秤砣也放上去。發(fā)現(xiàn)那個支點和秤盤都會移動,不好測量0克在哪里。于是我們用膠槍把支點和秤盤都給固定住了。我們順利的就測量出了0克在哪里。接著,我們從廚房里拿出了廚房電子秤,稱出了1克的物品,然后放在秤盤上秤出同樣的可數(shù),并在秤桿上標出克數(shù)的位置,媽媽鼓勵我說:“嗯,不錯,繼續(xù)加油!”聽了媽媽的鼓勵我變得非常自信,不僅加快了速度,還提高了精準度。
? ? ? 以此方法標出更多的數(shù),我們測到了30克之后再來驗證我們稱出來的是不是準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竟然沒有一個錯誤,我成功的完成了自制桿秤。
? ? ? ? 第二天我把自制桿秤帶到學校,老師表揚了我,并鼓勵我繼續(xù)研制把桿秤做的更好,在多做一個支點試試。拿來了藥房里使用的桿秤,我看到了秤桿上刻著兩條平行的刻度,于是我問道:“老師這是什么?”,老師說那是刻度,兩個不同支點做出的不同刻度。老師讓我也學著做做,于是回家我又開始研制桿秤。
?
? ? ? 回到家,我在桿秤上做了一個支點,在原先支點和秤盤的中間,拿出了廚房電子秤秤出50克,再把秤桿轉(zhuǎn)一面,把電子秤上的50克物品轉(zhuǎn)移到秤盤上,再在秤桿上標出克數(shù),以此方法在秤桿上標出了100克,150克,200克,我的自制桿秤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