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一次跟父母通電話,母親又問起我關(guān)于考研的事情。剛開學的時候,身邊的親戚朋友幫我指點了很多,后來都一致決定讓我報考國際法。但其實我早已經(jīng)有了別的打算,而且在大二后階段的時候就已經(jīng)查閱了相關(guān)的資料,做了充分的準備,就等著大三開學正式踏實復習的道路。聽到這個消息的我的心情可想而知,難過而又無奈。最初決定考研的時候,身邊好多朋友都發(fā)表了各自對考研的看法,有我贊同的,但也有我不贊同的。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說法是:現(xiàn)在的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除了學歷外實踐經(jīng)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盲目的去考研,認為這樣還不如早早的步入社會。總之,意思大概就是覺得為什么不跟隨自己的想法呢?對于考研這件事,每個人的觀點和態(tài)度不同,而我打算考研,是我這21年來第一次為自己做決定。學業(yè)的成功是每位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殷切希望,當然我也不例外。老實說,我其實已經(jīng)受夠了以考試為目的的教育模式。按理說早早畢業(yè)才是我所希望的,而我并沒有,我打算報考的專業(yè)是我心心念念想要去學的東西,所以我想要自己為自己做一次決定,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什么樣的身份就該做什么樣的事情,就算想要換個角色,但我還是甘愿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以這樣的身份度過余下時光啊。
2.小時候,父親告訴我要好好學習。我記得那個時候,每天下午放學回家,父親就算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在旁邊輔導我的功課。偶爾也會犯錯犯蠢的時候,偶爾也會把父親氣的臉色鐵青,因為害怕父親責罵,所以我努力努力的學習;初中因為考慮到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問題,父母替我決定了住校,我記得剛住校那會兒每周末去學校都會以淚洗面,父親不再看的那么緊,但每逢期末考的時候我都會特別緊張,我怕自己考不好又會讓若有人失望。有次寒假期末考試年級排名退到42,年三十晚上,父親的那番話說的我特別難受;高中以后,父親便很少責罵我了,但他依舊經(jīng)常對我說要好好學習。我知道父母只是希望我長大以后能夠少走點彎路,但這一路走來,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樣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因為不想親人失望,我總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去走我的每一步,但現(xiàn)在的自己真的好疲憊。他們私自安排的每一步反而讓我看不到未來,而我也只是想親自看看這一路的風景而已,無關(guān)荊棘與受傷。
3.今天早上突然跟同學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講了很多心里話,心情也跟著開闊起來。我告訴她,也許多年以后一事無成的自己想起當初這個固執(zhí)的自己或許會覺得想法幼稚,但說不定哪天我們就成功了呢?如果我真的按照父母的意思,假設(shè)成功了,我也不會覺得很開心,看似有光的生活反而會讓我摸不著方向;倘若不成功,那么我肯定特別后悔當初為什么就那樣妥協(xié)了。與其最終的結(jié)果都不會讓自己快樂,那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
我特別喜歡弗吉尼亞·伍爾夫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莎士比亞也都肯定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做生活的傀儡呢?
4.后來母親打來電話,她在電話里這樣說道
你現(xiàn)在長大了,很多事情我跟你爸也都不懂了,我們既然幫不上你什么忙,也肯定不會再給你添什么亂。你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想做的事,我們也不想你以后后悔。不管你怎么決定,我們都會支持你。
聽完這番話我由衷的笑了,也結(jié)束了這段時間滿足女的的掙扎。感謝爸媽,也要感謝自己。嗯,感恩!
最近我開始寫文字,有時候忙到深夜還沒把文章趕出來,但仍舊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對好友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真好,哪怕我寫的文字連一個讀者都沒有我仍舊很開心,因為愛這回事從來不在乎結(jié)果是否如人所愿。
誰的青春不迷茫呢?其實我們都一樣。
我們還年輕,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不想老了坐在搖椅上的時候,竟想不起一丁點曾經(jīng)因為某件事而忘了自己拼了命去追求的東西,那該是有多遺憾啊!
愿你勇敢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