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看到這個題目后,會有所困惑,成功有很多的標準,成功需要有多種條件,還需要有幾分運氣與幾分汗水,有選擇的成分,但是關系沒有大到這種地步。
先說一點題外話,你出生的家庭、地域無法選擇,身材、相貌、五官等也無法選擇(容貌性別后天可以到鄰國去處理一下,南下或者東出都可以解決)。天下能有幾個“國民老公”、又能有幾個“女神”,大多數人注定要從平凡起步,經過無數次的選擇,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最終達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既然先天有這么多的地方是人生不能決定,可以選擇的,只有后天的不斷努力。
首先,對人影響最大的、塑造性最強的就是學校。從懵懂到成年,現在一個年輕人的20多年時間都在學校里面度過。雖然說現在學校的教育和考試制度受到很多人的攻擊,我不想在這里過多的評論。在全國統一的考試制度下,篩選優秀如否的唯一標注就是分數,全國都一樣,杜絕一部分人走歪路的想法,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公平的。
每個學校中都有學霸和學渣,區別不僅僅在腦子,還在于態度和方法。總結出一點就是用最合適的方法,花相當多的時間,專注到科目中,舉一反三,一遍又一遍。借用曾國藩的一句話“結硬寨、打呆仗”,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深夜,寫累了,抬頭看看窗外,居然萬家燈火都關掉了,只有當空明月和滿天星辰陪伴著,這是大多數莘莘學子們的選擇,多付出一點,多努力一些,多一分希望。
其次,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社會上的好崗位總體數量是一定的,競爭十分激烈。非大吉大利之人恐怕不能勝任,捫心自問,你是嗎?
還是從普通的公司普通的崗位上起步吧(進入大企業里面的一般也是從基層做起)!
新的工作環境、陌生的同事與伙伴以及全新的生活模式,你的適應能力能否調整過來,這是對于一個職場新手的巨大挑戰。這時,你會怎么選擇?
進入社會的一個過程是,忘掉你在學校里面所有的一切知識,甚至你的專業知識(學校里的學渣們可要高興了)。
學校里面學到的知識(指現在受到的教育),主要是訓練思維方式、陌生人之間的協作以及最基礎的理論知識(長期不更新)等。在工作上面的幫助不大,照搬照抄甚至會起反向作用。為此,職場新人必須重新經歷一次“知識再造”和“理念更新”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是在沒有監督、沒有督促、沒有指定教材、沒有畢業的時間,甚至沒有正規“考試”的情況下的一個自發自主的過程,全憑自己的意志支撐,你能堅持多長時間,你會怎么選擇?
有人研究了歐美的富裕階層,提出了一個觀點,叫做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主要的區別在對于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一個選擇上。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幾個小朋友被告知,選擇現在得到一個棉花糖還是十分鐘之后得到兩個棉花糖,然后追蹤這個不同選擇的小朋友在今后的發展情況。
富人更看重的是長遠的利益,愿意為此進行投資;窮人更看重眼前利益,希望盡早落袋為安。如果眼前有2個選擇:一個是立即可以拿到一百萬,另一個是你一年后拿到二百萬,你會怎么選擇?
上班的時候工作繁忙,好不容易下班,待在舒服的沙發里,看看有意思的手機視頻,聽聽音樂,緩解一下疲憊;或者好朋友約去喝酒唱歌,敘敘舊聯絡聯絡感情,不能不去。。。。。。
當你在這種情形當中,你會怎么選擇?一次可以拒絕,多次邀約你會怎么辦?
去或者不去,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果你在做企業,那你面臨著更多需要做選擇的機會。企業的戰略就是在眾多的機會中作取舍、做選擇。面對市場上眾多的利益和機會的誘惑,你能堅定信念堅持最初的判斷嗎?你的理念與新的潮流相左,你會怎么選擇?
你的選擇需要對結果負責,選擇對了,人生有可能飛黃騰達;選擇偏差了,人生有可能在幾年甚至十幾年內翻不了身。
所以說選擇鑄就成功,同樣,選擇亦可以導致失敗,這你是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