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擦亮美麗中國底色
——濟寧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成效與實踐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目標的基礎和前提。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把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以全面實施垃圾整治、廁所革命、污水治理、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提升、美麗庭院建設、養殖污染治理及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作為主攻方向,黨政齊抓、干群同心,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做成了人民滿意的民心工程。
如今,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的城鄉村落,正在見證著一場深刻變革,人居環境提升,催生鄉村蝶變,“公路如彩練、庭院像花園、熱點成亮點、坑塘變公園”,步步皆景、處處入畫,生態、宜居、幸福,成為濟寧農村的標簽,成為齊魯大地的亮點。一系列鄉村巨變,使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為勠力同心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級書記”親自抓強督嚴考促落實
為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個難點,我市突出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五級書記”親自抓,黨政“一把手”負責制,把農村環境整治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書記、市長任雙組長、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有關市級領導任副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辦公室,抽調37名業務骨干組成集中辦公,抓督導、抓協調、抓考核、抓問責,全力推動工作開展。辦公室下設村容村貌、基礎設施、農村道路、水體治理、綠化規劃、美麗庭院等6條重點工作線,建立聯席會議,明確責任分工,構建各負其責、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縣市區也健全專門領導機構,建立縣級領導班子包鄉鎮、鎮級領導班子包村居的工作推進機制,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為開展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為在全市激勵形成比學趕超、加快推進的強大合力,我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和綜合考核重要內容,作為考驗干部執行力的重要渠道。實行“周調度、旬警示、月考評、季通報、年終嚴格兌現獎懲”制度。每月對縣市區、鄉鎮(街道)進行1次綜合考評并通報排名;每季度組織一次現場觀摩評議,讓縣市區現場互評,揭短亮丑,評議結束當場統計互評成績,并排出名次,納入當月全市考核分值;并組建6個幫扶指導組每周5天下沉鎮村一線,堅持“四不兩直”,開展暗訪檢查,建立問題臺賬,督促抓好整改。對整改進展緩慢的,下發問責預警函,對問題仍不整改的,進行約談問責,責成被約談問責的縣市區委副書記、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在濟寧電視臺公開表態。市推進辦公室累計下發整改通知180余份,重點督辦函29份,向7個縣市區17個鄉鎮(街道)發出了問責預警,約談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32人次。在全市引起較大反響,有力地推動了面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