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花”,不是鳥語“花”香的花,也不是春暖“花”開的花,不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木本植物開出來的濃艷欲滴的各色鮮花,它是鄉(xiāng)間巧手藝人用最普通的紙張剪出來的一種精美的手工藝品——窗花。
母親就是位聞名鄉(xiāng)間的巧手藝人。
記的小時候,每到寒冬臘月、年關(guān)將近的時候,母親就吩咐我們到集市上買些紅紙,然后母親一張張地把它們展開鋪平,再一層層的折疊好,最后拿起剪刀,也不用看圖,也不用描摹,只那么輕輕地一剜、一扭、一裁、一剪,嘁哩喀喳,像變魔術(shù)似的,只一會功夫,各種栩栩如生的動植物形狀的窗花,就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神奇極了。
這些窗花的圖案大多是以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經(jīng)過母親的觀察,憑著感情和直覺加工創(chuàng)造而成,它們透露著鄉(xiāng)野間的淳樸與厚實,具有簡潔,明快、傳神的特殊風(fēng)格,讓人感覺親切、自然,愛不釋手。
那個年代,看母親剪窗花,成為我們兄弟姐妹們的一種享受,它為我們貧瘠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那時,每到年根底下,我們就爭相請命,跑出老遠給母親買來紅紙,央求母親為我們剪各種窗花。無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里游的,只要我們提出要求,母親都會微笑著答應(yīng),從不讓我們失望。
一般時候,母親剪窗花是很隨意的,想到哪剪到哪,順勢而為。而過年時,為了應(yīng)景,會適時地剪一些當(dāng)年的屬相動物圖。如果是雞年,就來了金雞報曉,如果是兔年就來個玉兔迎春,如果是龍年,就來個龍鳳呈祥等等。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無論日子過得多么艱難,每到年底,我們家里所有的窗戶上、門上和墻壁上,都要換上母親親手裁剪的新鮮窗花。遠遠看去,紅燦燦的,像一朵朵紅艷艷的鮮花,盛開在蕭瑟寂寥的寒冬,裝點著蒼白而單調(diào)的生活。
母親剪窗花的手藝,在當(dāng)?shù)厥浅隽嗣模赣H又天性善良,任是誰求上門來索要窗花,她都會慷慨相送,從不拒絕。所以,每到過年,母親剪的窗花總是供不應(yīng)求。為了不讓大家失望,母親總是早早地就剪出許多窗花,然后小心地一張張夾在一本厚厚的書本里,等著寒冬臘月里,送給前來索要的親朋好友和鄉(xiāng)鄰們。
時間長了,過年時贈送親朋好友窗花,就成了母親的一種習(xí)慣。來的人,不用張口索要,母親就會熱情的從厚厚的書本里,拿出幾幅事先剪好的窗花,熱情贈送。來人自是千恩萬謝,喜不自禁,屁顛顛的地拿回家,張貼自家門窗上顯眼的位置,熱烈烈地迎接新年的來臨。
在母親的影響下,每到小年一過,我們村家家戶戶的窗欞上、大門上,都貼滿了母親剪的生態(tài)各異的窗花。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母親剪的窗花,以絢爛的姿態(tài),裝點了整個村裝,給貧窮的人們帶來豐衣足食的希冀,給寒冷的鄉(xiāng)民帶來生命的暖意,給寂寞單調(diào)的生活帶來活力和生機。
后來發(fā)展到誰家有什么喜事,比如結(jié)婚、生孩子、過滿月等歡慶的日子,人們也會求著母親剪幾幅窗花,圖個喜慶與熱鬧。這時候,母親剪起窗花來就會更加的用心,剪出的窗花也更加豐富多彩。于是,歡快的喜鵲、胖胖的鯉魚、騰飛的鳳凰等等,就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辦喜事的人家門窗上,再點綴上大紅的雙喜字,遠遠看去,喜氣逼人,主家自是歡喜的不得了。看著人家高興,母親也是開心得很,那份幸福與滿足,一點也不少于辦喜事的人家。
就這樣,母親以她樂觀的精神,在那些艱難的歲月,用她勤奮和靈巧的雙手,默默地一年一年剪下來,為我們剪出了一個豐富的童年,為生活剪出了一道明媚的春光,為鄉(xiāng)鄰剪出了一份濃濃的情意。
后來,生活條件好了,科技發(fā)展了,市面上出現(xiàn)了許多電腦制做的窗花,樣式要比母親手工剪的精致得多,但母親剪的窗花,以其淳樸與天然,一直受到大家青睞。人們還是爭搶著要母親剪的窗花。母親并沒有就此沾沾自喜,而是在她70多歲高齡時,開始讓我們教她學(xué)用電腦。她要從高科技里吸取精華,提高她的剪窗花技術(shù)。
每每看著母親帶著老花鏡,笨拙又吃力地坐在電腦桌前,認真地學(xué)習(xí)電腦上五花八門的窗花剪法時,我總是被她的那份執(zhí)著所感動。
在母親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我鼓足勇氣,拿起放棄多年的筆,重新投入到我喜愛的寫作中。后來,我以母親為原型寫的劇本《窗花》,榮獲央視農(nóng)村廣播劇二等獎,并獲得豐厚獎金,實現(xiàn)了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夙愿。
母親知道后,比我還開心。她把那篇關(guān)于我獲得央視大獎的報道,看了無數(shù)遍,然后又不停地展示給她認識的所有人,一邊向人家顯擺,一邊喜滋滋地說,“這是我家丫頭寫的,這里邊寫的是我,是我的窗花!”
為了讓母親開心,本來說好帶她一起領(lǐng)獎的。可是,還沒啟程,母親卻病了。
開始,母親只是感覺雙手無力,她并沒太在意,以為鍛煉鍛煉就好了,也就沒和我們說。后來,她吃飯時候總是掉的滿桌子都是飯菜,母親挺不好意思地說,“真是老了,越來越不中用了。”
直到那天,我看到母親正在一筆一劃地描摹報紙上那篇關(guān)于我獲獎的報道,只是就我的名字那三個字,她就費了好半天才寫上,還寫得歪歪扭扭的,一點也不像她平時的風(fēng)格。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帶母親去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竟然是腦瘤。
為了治好母親的病,我們跑遍全國所有醫(yī)院,用了所有能用的藥,可是,母親的病不但不見好轉(zhuǎn),還一天比一天嚴重。有的時候,母親被折磨地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我們看著母親受罪,心疼地不行,可是干瞪眼看著,卻束手無策。母親則淡定地安慰我們說,她沒事,天氣暖和了就好了。接著母親淡定地吩咐我們給她買了很多紅紙,以后一難受,母親就坐起來,拿起紅紙,默默地,一下一下地裁,一下一下地剪,直到剪得忘記了疾病,忘記了痛苦。然后,她把剪好的窗花,小心地夾在她床頭的書本里。
后來,母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病灶侵蝕了母親的大腦,壓迫了母親的視神經(jīng)。連自己吃飯都有些費力了,但母親還是沒有忘記剪窗花,也沒有放棄剪窗花。
那時候,母親時而糊涂,時而清醒,總是不著三不著兩地說著一些稀里糊涂的話,但她從來沒有剪錯一個窗花,直到她的病情急劇惡化,視力非常糟糕,以至剪出的窗花都是殘缺的,她都沒有發(fā)覺。
聽人說,得母親這種病會很痛苦,我卻從沒聽到母親喊過一聲疼、叫過一聲苦。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娘連累你們了,辛苦了,孩子!”即使在病情最嚴重的時刻,她也從沒放棄過,總是非常配合地吃飯、吃藥,然后就默默地剪窗花,以減輕痛苦。
母親帶病剪窗花的情景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以至母親離開我后很長很長時間里,我眼前還是常常出現(xiàn)這樣一幅畫面:半夜三更,萬籟俱寂,一個瘦弱老人,戴著一副老花鏡,手拿一把剪刀,認真端坐在燈下,一下一下地剪著,剪著,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母親生病的那年冬天,是最冷的一年,也是最難捱的一年。而母親強忍著痛苦,默默剪窗花的身影,卻在這難捱的光陰之中,注入了一種的堅韌的東西,支撐著我們陪伴病重的母親,度過了那段艱難而又痛苦的時光。
母親臨走前,沙啞著嗓子輕輕地說,她知道她得的什么病,也知道治不好,她不說不問,是怕我們難過。她說,她舍不得我們,一直很努力地活著,希望多看我們幾眼,只是壽命到了,誰也逃不過。她說,在她生病的這段日子,她看到了我們的成長,她放心了,能夠安心地去了。
是的,母親一直很努力地活著,努力地忍受疾病的折磨,努力地適應(yīng)著各種藥物治療帶來的痛苦,努力地和疾病做著最后地抗?fàn)帯K鲋鞣N努力,只為了在這塵世間多看我們一眼,她吃盡各種苦,只為了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多陪我們一程。
母親走后,給我們留下了厚厚的幾本窗花,這都是她帶病剪的。這些窗花不是呆板無聲的,她是有生命的,每一朵下面都蘊藏著母親樂觀和堅韌的靈魂。她們會帶著母親的慈愛,一直怒放在我的生命中,溫暖我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