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學生的朋友圈的“倒霉孩子”入學、實驗室風波特別火,那么“倒霉孩子”在經過了入學,實驗室風波之后,終于等來了他的畢業、就業季,我們一起來看看,“倒霉孩子”在這個畢業、就業季會發生什么,請自帶紙巾看完如下幾個小場景,不同的城市,相似的你我,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因對號入座造成的肝腸寸斷,需自行承受。
場景一:在要離開的時候“倒霉孩子”才發現突然學校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懷念
“倒霉孩子”在要離開的時候才突然發現校園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懷念,基本剛上醫學院校的“倒霉孩子”在前兩年都會瘋狂地吐槽自己的校園環境還有壓力超級大的功課,而很神奇的是每個醫學院校的老校區基本都是破破爛爛的,筆者這個“倒霉的孩子”當年初入“母校”老校區的時候,深深的被震撼住了,有種誤入山區貧困中小學的錯覺,小小的校園,黃土地的操場,還有幾個破破的小籃球場和幾個貼著沈陽市不可移動文物標志的建筑,看完之后那種感覺真是“我為何這么倒霉,當年那么多學校不選,為何選了這么個學校”。而當真的要離開的時候,突然發現那已經長滿雜草的黃土操場居然承載著我們滿滿的回憶,才發現以后真的再也沒有課上了,才會突然開始懷念有課上的以及那些通宵復習的日子,才會開始意識到自己就要跟天天吐槽的學校道別了,才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親切,而當走出校園的那一刻發現我們都已經到了被小朋友們喊“叔叔、阿姨”的年紀,那一瞬間的傷感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
場景二:投簡歷的時候,“倒霉孩子”才發現原來世界那么艱難,一切都跟想的不一樣
在投簡歷的時候,“倒霉孩子”才發現原來想進入自己理想的醫院好難,突然會發現身邊的人都好牛的感覺,不是XX獎學金拿了一堆,就是論文一大疊,還有有申請專利的,而好的大學附屬醫院的要求基本都是,博士學位,有海外留學經歷者優先,SCI多少篇,有規培證者優先。而那些醫院的待遇,在投完簡歷后“倒霉孩子”會聽到好多“過來人”說,工資好低的,真的會好低,可能你第一年每個月的工資拿到手的只有2000左右,而且醫院還會以各種理由扣掉你一部分。突然間還未就業,“倒霉孩子”就覺得世界好艱難,原來大學時光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候,那會兒不用考慮每個月的收入,不用考慮以后工作的地方是否離家的遠近,不用考慮你是不是有北京戶口之類的事情。
場景三:入職之后才會發現“大學才是夢開始的地方”
入職之后才發現,醫院里的職場同樣遵循“叢林法則”,這里有其他行業一樣的“勾心斗角”,而且你的“同事”給你的感覺遠不如一聲“同學”來的親切。入職之后會突然發現,原來會覺得同寢室的人好吵,而現在一個人住的時候“好安靜、好安靜,安靜的讓人心慌”;入職之后才會發現還有好多東西要學習,“同事會以為你什么都懂”,而你的內心很多時候都是崩潰的,時常會心里暗暗的吐槽(寶寶其實懂的不多,而且還不能說,親們給的壓力太大了);很多“倒霉孩子”會幻想著“工資發了就好了”,結果工資發下來不到半個月,默默地會按通某個固定的號碼,將會發生如下對白:喂,還好么,最近手頭有點緊(后面省略很多內容,親們自行腦補)。很多時候,“倒霉孩子”會在夢中出現在大學的課堂里,很多時候也會默默地祈禱,多希望一覺醒來,自己還在大學的課堂里,還能看到親切的同學,自己暗戀的那個TA,這個時候,“倒霉孩子”才會明白,原來大學才是夢開始的地方。
后記,做為一個“過來人”送給即將進入各大醫學院校學習的“倒霉孩子們”
第一:在大學里,一定要用功學習,因為你畢業后從事的職業性命攸關,醫生是個終生學習的職業,并且醫學知識更新很快,要把“努力學習”變成一個習慣。
第二:注意自己的身體,醫學生課程繁重,有空多出外鍛煉,然后養成一個健康的習慣,因為將來你如果在市縣的醫院工作,工作強度會很大,可能要倒夜班到你退休那天,沒有一個好的身體肯定不行。
第三:珍惜眼前人,特別是你的那個TA,不要讓自己遺憾終生(父母、愛人真的比名利重要很多),筆者這些年,所有的精力除了在臨床基本就是在科研上,現在能一個人獨立承擔并且完成好資金大約為40萬左右的項目,私下里也被相應的醫學院校請去指導相應的課題工作,也曾被某知名平臺的編輯一口氣約稿5篇,做為一個27歲的年輕人身上有這么多光環被很多人羨慕。但是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時光能夠倒流,我想我更愿意安安靜靜地跟我的TA過日子,而不是因為很多身外的名利,而錯過自己真的喜歡的人。
最后,祝各位入學的醫學生們能好好享受自己在大學學習的時光,有一個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