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嗎?
當你小時候吃飯用左手使筷子時被爸媽呵斥的時候!
當你喜歡玩泥巴而別人家孩子喜歡彈鋼琴被鄙視的時候!
當高中文理分科時你明明喜歡歷史,卻被爸媽告知理科好找工作,文科學了沒用的時候!
當高考過后你本想去海邊的城市看看,卻被留在省內大學的時候!
當大學快畢業,你準備找工作時,家里卻讓考公務員考老師的時候!
當......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守規矩,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只有好好讀書才能上好大學,只有讀了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能賺大錢!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一眼看到頭的人生是沒有多少樂趣的(當然,如果這就是你喜歡的人生,那我支持你為了它奮斗!),可現實中獲得這樣人生的人也只是一小部分人,也許你的人生之路在其中的某一環就改道了。雖然人生下來就是要受接受教育的,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卻有點偏離了它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一大群公務員和老師(社會也不需要那么多公務員和老師),教育的本質目的就是促進人的多樣性!我們的社會需要的不僅是上層的精英,還有那么多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沒有個性的文化是注定毀滅的悲劇性文化。英國詩人斯賓塞說,沒有個性,人類的偉大就不存在了。
其實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可以靜靜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現在的路是自己想走的嗎?現在的生活是自己喜歡的嗎?畢竟我們從很小就被教育“少數要服從多數”,這和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群體意識是一脈相承的,但是是時候想想自己了。易中天在他的《文化與人》中有這樣一段論述:“我們過去是太不重視個人的發展了。我們幾乎從來沒有想過要給每個人的個性發展以足夠自由的空間。我們只知道強調群體的利益高于一切,卻不知道如果沒有每個人充分自由的發展,也不可能有群體長足的進步。結果群體變成了不健全的群體,個體則更無健全的人格可言。”
人的一生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能活下來容易,一日三餐嘛!能活的明白不容易,你不壓抑自己的天性就得承受很多異樣的眼光,可你要明白那是你的人生啊,你開心就好!
PS:室友老王看了我的文章說了一句:“這只不過是你的個人觀點!”
? ? ? 答:“我寫的不是我的個人觀點是什么?”老王默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