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嗨,小小姐,你知道嗎?我們單位最近來了一個實習生?!?/p>
“什么時候的事?怎么一直沒有遇見?”
“有兩個星期了。我也沒有遇見?!薄靶§`通”燕子慫了慫肩膀。
近年,單位不再舉行迎新送舊活動了,連平時的會議也盡量“精簡”。工作效率上去了,也出現了弊端:不同辦公室同事相互間沒有以前熟絡了。
02
下班的時候,我跟同事小碧一起。走到大門口的時候,遇見一個身高一米五左右的女生:雙手推著一輛自行車在大門口角落站著。我看了看她,她忙把頭低下。我剛想打個招呼,被她這種“拒絕式”行為“嗆回去了”。
我和燕子走到保安室門口,劉叔在看電視機:“劉叔看電視呢。”
“下班啦?”劉叔微笑著回應我們,一邊手摁電閘門的開關。
“謝謝您,再見。”
門開了。那個女孩慌里慌張就推著單車出去了,踩踏板,上車,整一個動作做完,她的背影越來越小了。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太清高了。”小碧氣憤地說道。
“怎么了?”我為小碧突如其來的火氣感到疑惑。
“你看那個實習生,見到人連招呼也不會打。要不是我們過來,不知道她還要等多久才能出去。”
“剛才那個是實習生?”我努力回想剛才那個女生,除了個子小,“害羞”,怕人外,似乎沒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是我們單位的實習生,來了有些日子了?!?/p>
“我不知道呢,不然打招呼是要的?!?/p>
“哪里要什么打招呼,她壓根沒有反應。我現在都懶得跟她打招呼了?,F在有些年輕人真是太不懂事了。連基本的職場禮儀都不懂。一個人再有能耐,基本的禮貌還是要有的。”
按道理來說,一面之交,因為不熟絡,不打招呼是沒有什么的。小碧為什么對這個實習生如此“苛刻”呢?
03
原來,小碧并非這一次遇到這個女實習生。上回,小碧在打印室見到女生。當時女生在打印實習證明,見到幾位同事,她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往后退,站在角落處。
主任告知女生要如何如何打印證明材料,女生因為不熟悉打印機,搗鼓半天沒有結果。一個在場的女同事見她手忙腳亂,便主動幫她錄入資料并打印。誰承想,她拿了資料就走,一句“謝謝”都沒有。在女孩走后,同事間都各自安慰說:現在的孩子臉皮薄,見生人不好意思打招呼,熟絡了便好了。
只是后來小碧幾次與這個女實習生見面,任由小碧微笑著跟她打招呼,誰知道,熱臉貼在冷屁股上,女實習生一句話“你好”也沒有,就那樣直溜溜地擦肩而過。
今天小碧沒有主動跟她打招呼,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女生如風一般地離去!
哎!職場當中可最忌諱沒有人情味的人?。?/p>
04
職場中,獨立個人的能力遠遠不如團隊合作的能力。但是一個“目中無人”的人,誰愿意跟你共同工作呢?
尤其是參加工作的小年輕,文憑再高,經驗也比不過老員工。想要學得職場經驗,肯定需要向老同事請教。但是,你連一個招呼都懶得打,在別人眼里不是“清高自大”還是什么呢?
年輕人剛出學校,經驗少,臉皮薄,但是職場就像談戀愛,你不主動勾搭,怎么可能遇到職場貴人?十年文憑永遠抵不上一年的工作經驗。
自己用一個小時摸索不如同事一句話的提點。
學生時代,想要考試通關只能靠自己;職場中,任務的完成,靠的卻是團隊的合作。你顧自清高,孤家寡人,誰愿意跟你一起合作?
誰都渴望被尊重和認可。想要獲得尊重與認可,你應該首先對他表示自己的肯定與尊重:
“禮多人不怪”。遇到同事,“你好”表達了自己的友好,而不是“生人勿近”的排斥感。同事才更愿意接納你。
“一回生二回熟”,見面多了,自然熟絡了。人與人的感情,總是從一句話再到兩句話的交流中培養出來的?!案星楹?,飲水甜”,同事間有了默契,合作起來自然會順暢很多。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個熱心的同事提醒我:不用介紹你曾經獲得哪些成就,職場不看你的過去,只關心你的現在和未來。
同樣的,沒有誰關心你過去是高學歷還是低文憑。職場中,大家關心的,是你是否符合職場人的基本素養,如果沒有,再高文憑,別人也不認可你。
職場就像談戀愛,你不熱情,誰也不愛。記得臉皮再厚一點,嘴巴再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