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與朋友一起去圖書館借閱精神食糧,臨走時看到朋友手中的那本《野孩子》,隨口開玩笑說咱好不容易來趟圖書館,你就借了本它?太短了,不經看。兩人說笑著借書回家。
今日出來時隨手拿了它,覺得尺寸小,易攜帶。不看還好,一看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很喜歡亦舒的文筆,透過平實的語言刻畫出生活的點滴。孿生姐妹哈拿和馬大雖然生活中時常拌嘴彼此嘲弄又彼此關心,二人與母親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三人這么多年來一直幸福安樂的生活在一起。好希望時光就此定格在這個時候,哈拿和馬大就是艷秋的孩子,而艷秋就是她們的母親。這樣幸福溫馨的畫面就不會被打破。可是也許是命中早已注定,該來的終將會來,該經歷的一樣要去經歷。很多事情躲都躲不過去。永亨的到來終是結束了這幅其樂融融的畫面。孿生姐妹終于知道了自己的生父生母。哈拿清楚的了解到了自己親生父母的故事。屬于馬大的故事也隨之拉開了序幕,而后以付出生命的代價謝幕!
越來越相信所謂的命運,覺得一切都是注定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所以一直以來都本著一種與世無爭、與事無爭、與人無爭、與己無爭的處事原則去生存生活。我相信,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哪怕是搶到手了,也會有守不住的那一天,所以何必為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而讓自己淪為小丑的角色。既已注定,何需爭。該來的總會來,那么就坦然的面對這一切。做到事前不憂,事中不亂,事后不悔就好。
我也喜歡并且贊同亦舒的觀點: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由他自己的性格決定,所謂的遭人慫恿唆擺,不過是解雇推卸責任,人叫他罵人,他肯罵,不一定叫他跳樓,他也跳,真正有害的事,誰會聽人安排?不外乎是投其所好的事,才會一撮即可。是啊,哪有那么多的理由和借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心,別人也只是推波助瀾的因素,外因而已,并非關鍵的內因,真正的決定權和選擇權始終攥在自己手里。
一生何其漫長,有所經歷,必成故事。或曲折離奇,或哀怨動人,或幸福圓滿……回首之前種種,總覺得自己的這一段最是難忘,終其原因也不過是自己是當事人而已。
《野孩子》中,既有哈拿馬大生父生母的前塵往事,又有馬大和其表哥的慘淡愛情,也有哈拿與永亨的暖暖幸福,那么你呢?你的故事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哀怨動人抑或是幸福圓滿?是平平無奇還是動人心魄?
?201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