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體驗著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行也一個人的日子,不知不覺中似乎被孤寂鎖定,再也無法開啟身份切換模式。
.......... l o n e l y ..........
這種‘一個人’的生活,像極了冥冥之中在給我安排任務的黑手,它每時每刻都會樂此不疲得對我說:你必須要這樣,必須適應并愛上alone!
這段日子,它曾經無數次的被我放在朋友圈里曬,我就像《皇帝新裝》里那個自欺欺人的皇帝和大臣一樣,為了掩飾自己另一個缺陷而不得不更加炫耀自己的完美無缺,我在圈里告訴周圍所有人,我不怕alone,我戰勝了alone,甚至愛上了alone。
我讀到的很多篇文章里,作者無不在強調獨處的強大,還說這是一個能夠自我升值的階段,提倡每一個人都要珍惜這樣的機會。每每看到此處,我的內心都是糾結萬分,因為我曾經也是獨處的奴隸者,不,我都不清楚現在自己又是個怎么樣的狀態。
其實,我并不是要否定這樣的想法,只是想告訴那一個正在世界之處的人:你所羨慕的那種自給自足的生活,背后無不是無人疼無人愛的傾訴;你所期待的那種‘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瀟灑,背后往往背負了許許多多的無奈。
所謂的自由和成熟并不是呈現獨自一人的外態,而是那顆隱藏的真心。
想了一想,人是不是越強調什么,就是越在乎什么。
.......... l o n e l y ..........
當你想呈現alone式的堅強感,朋友圈里就會多那么幾條信息:
一個人的電影同樣有趣
一個人的晚餐更加美味
一個人的旅行十分值得眷戀
如果這些信息只為告訴你身邊已經離開的人,那么,你確實是傳遞成功了,但是你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因為在某個深夜會有一只手來戳破那個充滿瘴氣的囊腫,讓疼痛彌漫良久,自以為痊愈無礙,實則傷及根本。
是什么讓我驟然醒悟?
當我深陷alone的泥沼時,一個朋友的圈子狀態吸引了我,大致就是說自己一個人去吃火鍋被服務員無數質疑的眼神搞笑到了。大多數人都在下面點贊,但是共同好友里極少有人評論。
沒過幾天她又發了一條在健身房的自拍,隨后附上了很多文字:以前干什么都需要有人陪,現在可以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健身、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走夜路,在最后她還附上一句:我是長大了嗎?
作為一個過來人以及旁觀者清的角色,我并不認為她對alone付出了真心,這些語句中出現最多的一個詞顯而易見,她只是在宣告整個朋友圈:我現在是獨自一人的。
是的,我被自己這種充滿針對諷刺的想法給驚到了,想想以前、想想現在,自己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假裝堅強的在朋友圈里混跡的這么久,難道就沒有一個明眼人看明白了?
什么讓我被虛假的自我交易所驚醒?
完成了alone賦予我的使命感后,漸漸發現它成為了我想逃避的借口,為了它,我不愿意花費多余的心力約朋友吃飯;為了它,我不愿意給任何人拒絕自己的權利,為了它我甚至不愿將自己準備了許久的自由行攻略分享出來。
而后導致了自己所想的那樣:我不怕孤獨,不需要朋友的陪伴,有你,沒你都一樣,我照樣過好自己的生活,照樣擁有自由的大環境。
alone就像古代的貞節牌坊,被我們當做自私自利的自衛盾牌,名號打的響,卻不知是否是心之所向。之前進入到牌坊之中的原因,我想更多的是希望自我轉變,所以誤以為獨自一人就是一個人強大堅強的象征,認為這就是在做力所能及的改變,甚至有段時間沉迷一句羅蘭夫人的名言:認識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歡狗。
.......... l o n e l y ..........
這些悔悟對我來說還不算遲,但是已經有所犧牲:前不久質疑自己性格是否有不當之處的思想,現已經有了結果。
當時我寫下這樣一篇日記:
有些心里話不能對朋友說、不能對親人說、不能對同事說,想抱怨的時候無法抱怨,想絮叨的時候,無人絮叨。傷心的夜里,翻看著通訊錄、朋友圈,竟然找不出一個人去訴說。
于是,我養成了喜歡獨處和自言自語的習慣,發生了令自己不痛快的事,會在心里痛罵那些人和事兒,過后當做什么事兒都沒有。有人說,會自言自語的人不會得抑郁癥,是真是假我還不知道,我只知道郁悶是真的,煩惱自己身邊沒有一個可以訴說真心的人,話多的人選擇將心中所思所想全盤托出,內心不留任何雜質;話少的人選擇默默承受,利用自己的方式將不好的思想排出體外,兩者有好有壞,只看自己如何對待。
雖然,你現在還沒有遇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但是等你遇到了那個人,你會只想將自己好的一面呈現給她。
.......... l o n e l y ..........
當時寫到這里的時候,我對外界的怨氣和無力感其實已經消失了,每次所謂靈感,其實都是有事兒發生,從而有感而發,舒緩自己心情的方式真的有很多種,有人選擇昏昏欲睡,有人選擇奮筆疾書,有人選擇閱讀寫作,有人選擇喝酒發泄,這些無不是一種發泄的方式,但是極少有人愿意究其根本,探尋內心深處隱藏的牌坊。
就像我一開始總是以為是不是自己沒辦法處理好朋友或者同事之間的關系,只一廂情愿的以為只是沒有等到對的那個人,現在想來才發現自己錯的挺離譜,當人與人之間交往時,你長時間拒絕維護平衡關系,那么關鍵時候又怎么會有人愿意傾聽你一堆苦楚的訴說呢?
獨處并沒有什么過錯,有些時候是需要靜靜,但是如果這些被你當做告知外界或者是自我澄清對白,那真是毫無意義,只希望讀者能夠在兩者之間權衡再三,希望alone是不刻意間、不影響正常交往、不假裝幸福的事。
.......... l o n e l y ..........
相信你做到了
就能將正宗的‘自我牌坊’發揚光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