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小姐第一次帶小吳同學跟我們見面,也是我跟森寶媽第一次見喵小姐的男朋友。
回頭看喵小姐的人生經歷,有一多半的時間是在男生堆里稱兄道弟度過的,她出得廳堂入得廚房修得了電腦挖得了土樣還能大喝一聲充當保鏢,如此女漢子一枚。
在見小吳同學之前,我還在想到底是怎樣的人物收了喵小姐這一枚奇珍異寶。事前只曉得吳先生是枚小鮮肉,很是體貼,其他一概不知。
見面之后,我跟森寶媽的反應是甚為驚奇,小吳同學溫文爾雅,一表人才,只是話很少,坐在喵小姐身邊乖乖地倒水,然后聽著我們三個飛檐走壁地閑扯著天兒。
送走喵小姐和小吳同學后,我跟森寶媽嘀咕,這小吳同學好生內向呀。森寶媽說,確實有點內向,不過像你這種興致來了在大街隨便拉住個人都能聊上半個小時的人畢竟是少數。
話傳到喵小姐耳朵里,她來辯解道:小吳同學并沒有內向,他跟我在一起的時候話可多了,大概是跟你倆還不熟悉,所以話才少的吧。
我倆連連點頭稱是,坐等小吳同學展現出他過人的語言表達能力。
2
認識我的人90%以上都認為我是外向開朗的,我在自我介紹里也是這么寫的。直到有一天,沒有然后先生給我甩了個鏈接過來——MBTI職業性格測試,我欣欣然做了下測試。結果竟然有些大跌眼鏡——我是個有點內向的人。
我一度不太能理解這個結論。事實證明我是個多么話癆的人。
相比而言,沒有然后先生內向的更加典型一些。
他說,內向的人一個人呆著的時候,那種奢華的體驗超乎想象,內向的人很喜歡獨處,一個人走很遠的路去一個地方,可能就為吃一頓好吃的,一個人跑遍城市的書店,只為找一本新出的書。他說內向的人從來不喜歡麻煩別人,所有需要的生活工具自己都有,沒有的話就會買來,而不會向別人借。一個人什么都可以自己做好,自然不需要跟他人和世界產生多余的聯系。
問完問題的我對打擾他一個人的奢華體驗深感抱歉,收到的回復卻是:坦白的講,和你聊天在某些時候是另一種奢華的體驗。
內向的人喜歡一個人寂靜歡喜,一個人讀書寫詩,也會喜歡跟有些人聊到用奢華的體驗來形容。
3
漸漸熟識之后,才發現小吳同學也可以說很多話,像平常聊天一樣,比如城市基礎設施、比如你的工作,比如喵小姐的心情。
喵小姐描述他們的日常狀態就是小吳同學的話完全多過她自己,尤其是說到他喜歡的電子產品可以滔滔不絕地講很久,看到喜歡的東西要叫嚷著買給喵小姐,看到有趣的笑話要忍不住想要講給對方聽。
我們看到的常常是喵小姐對小吳同學的噓寒問暖,殊不知小吳同學對喵小姐是捧在手心里。
我們看到的常常是小吳同學一本正經的言談,殊不知私下里小吳同學跟喵小姐就像兩個孩子。
4
我是個內向的人嗎?也許是吧。
只是我身邊的人才知道我有多么得話癆,而事實上,我覺得他們知道就夠了。
你是個內向的人嗎?典型的,或者非典型的。
人來人往中,你可能疲于這種人際交往的繁雜和無趣,越來越喜歡跟自己相處,一個人安靜也喜歡,喧鬧也喜歡,只是一個人就很喜歡。
孤獨大概是人生的常態,互聯網浮華的喧囂無疑使個體的孤獨顯得尤為扎眼,我們不得不用很多的時間來適應這種常態。
我們常常說,年紀越大越不想認識新朋友,因為不想再從頭到尾地介紹一遍自己的人生,但是,總會有些人你愿意對他講你記憶里的每一件事,你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哪怕你從前很囧,哪怕你看起來沒有那么聰明,你愿意分享你人生中的每一段經歷,你愿意分享你生活里的每一絲感動,她愿意聽,你愿意說,如此而已。
世間所有的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要相信,人海茫茫里,你總會遇見那個愿意對你開口,你也愿意對他開口的人。無論你有多內向,你都會遇見這樣一個人,這樣的人都有一個名字,叫做對的人。
那么,愿你遇見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