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整理期中考試成績,又驚喜又心疼。在高中如此普及的上海,進入中職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群體,都說這里不看分數,但好分數的孩子還是讓我刮目相看。
有兩個成績優異的學生。
一個,是女生,剛開學一周就來找我,三兩句就哭了。小姑娘清秀文雅,是住宿生。說學校每天只給6:30-7:30一個小時晚自習,所有人擁擠在食堂一樓鬧哄哄,一到點就解散。功課沒做好想換個教室繼續?——NO,不得在校內晃悠,必須馬上回宿舍;那回到宿舍繼續?——NO,宿舍人人都在高聲聊天打游戲,沒有一個清凈的地方可以用來做作業。我勸說她走讀,無奈家實在太遠,她說特別想學習沒地方好著急,她說心思總在功課上室友都疏遠她了好著急,我聽了一樣著急,大環境的力量是反向的,難為一個瘦瘦弱弱的內向女生,用強大的內心對抗著糾結著。我給她的建議是個人扭轉不了集體,愛學習就一定順著心意去學習,但過分孤單人也會分心,所以無論如何找一個(只要一個就夠了)好盆友可以同出同進,用這點安全感來支撐她的專注。當然我覺得自己的勸慰是很有限的,真正讓這個女孩自信和快樂起來的,必須是有這樣一張她憑自己努力得來的成績單。所以看到她位居第一,我真有種笑著哭了的復雜心情。
另一個,是男生。我班男生少,都是一米八以上的高瘦個子,唯獨他。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個頭不高,很沉悶,也明顯無法和其他男生混在一起玩。開學很久的時間里他的中藥默寫成績都堪憂,加之悶悶的性格讓我非常擔心,有次偶爾的機會我提到有些班級專門指定一個學生不值日專門倒垃圾,結果他就主動找到班長說愿意承擔這個活。這事有個前提,因為他身體不好班里值日是不排他的。開始我也沒當回事,口頭表揚了他主動擔責,甚至有幾次垃圾滿了他沒到我還責備了他,當然他一如既往的悶悶的回應然后默默的倒掉。這樣一做眨眼整整半個學期過去了,一天少說也得倒3次吧,后來我就有點感動了。他還有一點很好,就是每次周記都寫很多很多,而且文筆極好極好,就是那種一看就知道一直在看書而且已經懂得篩選的愛書人。找他談話過幾次聊不起來我也只能借周記回復多寫一點,總是鼓勵他別被眼前的成績打倒,厚積薄發。說實在的這些話說出來多少有點套路,所以當我看到他真的厚積薄發出前三名的好成績時,突然好激動!
相比之下有幾個原先高分考進來的幾個學生,這次跌的慘。原因挺一致的,在社會上認哥認姐認干爹,拉幫結派小團體,社會上并不都是壞人,但好人不坑小盆友——這是讀高中的孩子難以想象的吧,這是重點高中的孩子想都不會去想的吧,這也是這個學校招收最低標準是碩士學歷的老師們嘆為觀止的吧,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只有做不完的題和補不完的課,功課已經讓我們累奔潰,從來不曾感知過這樣的世界!我們總說青春電影拍得太疼痛太暴力,但看到他們才知道那些事情還真有!兩條不同的路,風景如此迥異。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家庭監管不力已久,很容易被帶跑偏,但他們碰到這些所謂的大哥大姐的挑釁,不是想到報告家長、老師、學校,而是拒絕被打探,情愿混為一攤。難怪老教師們說防火防盜防懷孕,哪怕真出事是極少數的案例,但聽聞他們小小年紀有這么復雜的社會關系還是頭大到不行。
半學期的班主任,總結下想說,高中還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合適的選擇。不是高中那些翻來覆去的題有多大意義,而是未成年的孩子需要一個單純一點、陽光一點的生存環境。我們學校的大部分班長都是由隨遷子女擔任的,這類特殊的孩子中考成績足以進入市重點,只是因為爹媽在上海打工積分沒夠,想留在上海上學就不能考高中只能念中專。看到這群品學兼優的孩子,有時候真的希望他們像一團火燃燒起來,讓這里也想讀書的孩子感受一下另一個世界里最最平凡的學習氣氛。還有一點,由于政策的原因,我入校后漸漸明白了,其實哪怕她們再努力再優秀,未來對他們開放的大學和專業也屈指可數,質量一般,他們所謂一個年級才有1-2人能考入的學校是普通高中生墊底都不屑填寫的選擇。不忍心把實話告訴他們,他們是懵懂的,我安慰他們也安慰自己:也許體驗一份打拼的精神比打拼的結果更重要。
想起入校時我們中藥組一個曾經留校任教的老師說,一定要當班主任。——為什么很多人避而遠之的工作他干了二十幾年還饒有興趣呢?他說,這里,你要當班主任,你所親眼看到的人情冷暖,是哪里都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