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聯合訓練營#拆頁四-《這輩子只能這樣嗎》-八組-Mandy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266頁

我們的文化對天貝武的重視,似乎帶來了一個副作用:如果我們缺乏天賦異稟,就有借囗可以不必努力,退居旁觀者的地位。但是,其實你可以不斷尋找更多活動來發展自己的才能。你可以拿起吉他,或是通過藝術、音樂、文學、建筑或園藝,增進你的美學思維和經歷。你甚至可以動手寫小說,沒出版也不重要。

你可以召集自己的街坊鄰居,請大家創作劇本,然后讓大家扮演不同的角色。你可以畫畫或些事,或拯救一個考試不及格的學生。不要抱著只做大事的心態,凡是只要全力以赴就對了,因為最大的樂趣來自于你投入的過程,每個當下都能近期在我,這就是最好的結果。除了你自己沒人可以做到。

由你開始某件事,然后蔚為風潮,這種感覺不是很棒嗎?

I(by Mandy):

現代社會的分工導致我們過于急功近利,任何事情都講究投入產出比。比如我只愿意將時間花在對我工作有幫助的事情上。比如我只愿意把時間花在立馬能見效果的事情上。藝術、音樂、文學這些需要大量時間積累,短期又看不出什么回報的事兒,很多人都不愿意觸碰。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藝術是少數天賦異稟的人從事的領域。如果我沒有天賦,我就不會有建樹,如果我沒有建樹,我就不愿意花時間。人們心里經常用一桿秤去衡量,我的付出是不是一定會有相應的回報。

拆頁的內容建議我們慢下來。去體驗一種除了工作、奮斗以外的精神生活。比如培養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是唱歌、畫畫、或是表演等等。

試想如果被問到,你的人生終極目標是什么?很少人會回答,是工作。那如果不是工作,請問你最想做的又是什么呢?于是很多人會卡住,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想要什么。

如果這個問題也困擾著你,那么你可以開始試著尋找更多活動來發展自己,并找到自己真正的愛好和擅長。

A1:

我原來在外企工作,整天忙忙碌碌,除了上班,也沒有精力從事其他的活動。后來跳槽去了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節奏慢了好多,我突然發現自己覺得好空虛,好像人生沒有了目標。我開始努力想,自己究竟喜歡什么,可以去從事什么其他活動。我想了好久。。。。。。居然想不出來。

和周圍其他朋友聊,我悲哀地發現,大多數80后(80早期)對自己的愛好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我們從小被教育的理念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要好好工作,很少去想自己究竟喜歡什么的問題。

后來,我突然想起初中時,有段時間我喜歡寫書法,沒有人教,就在家自己寫寫。于是我重新拾起了毛筆,還請了老師,常常在家或單位練習。寫著寫著,還居然還寫出點小名氣。單位里有時寫喜報,也會請我出馬,還交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體會到,在寫字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寧靜的,心無雜物,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非常享受那種感覺。它和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不同,是一種內心真正的喜悅。

A2:

我還在不斷探索自己的愛好。這段時間喜歡上拆書幫,發現自己喜歡那種站在臺上,和大家分享的感覺。我會積極完成21天訓練營所有任務,目前三次線下活動和兩次便簽分享也已全部完成。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二級拆書家過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